史官总在不该被发现的时候,出现在蒙毅的视线里。上次是这样,这次也是这样。
史官:我可能和蒙卿八字不合。
史官哀怨地看向蒙毅,心道咱俩无冤无仇,你就不能装作没看见我吗?
蒙毅对此表示十分抱歉。
但此次事关重大,不像上回那样可以蒙混过关。思来想去,也只能对不起史官了。
他告了声罪,干脆利落地打晕了胡姬,而后三两步走向史官的位置。
押送胡姬回宫看管的事情他不放心交给旁人去做,哪怕是心腹也不行。胡姬那番言论决不能再被更多的人听见,所以这会儿不能把她交给旁人看管。
分身乏术的蒙毅除了打晕对方,也没别的选择。
史官见他靠近,悲愤极了,却不敢逃。
这就要杀人灭口了吗?蒙卿你好狠的心!就不能让他再向王上表表忠心,保证绝对不往外乱说?!
然而蒙毅只是走到史官面前,拿起了他面前写了文字的纸张。一目十行看完,松了口气。
蒙毅转身走向上首,将东西奉上:
“王上,都在这里了。”
秦王政接过仔细看完。
上面的记载自从胡姬入殿之后,就只写了一句“胡姬言语无状,污蔑太子”,并没有详细记录胡姬说了什么,紧跟着就是一句“王震怒,将之关押”。
史官是懂避重就轻的。
秦王政满意地颔首:
“史爱卿有心了。”
是的,史官他姓史来着。
就像有的人家世代承袭司马这个官职,于是干脆改姓氏为司马一样。史官他的家族也是世代给秦国王室当史官的,所以现在他们家的姓氏是这个。
但他只是姓史,不名官,大名也不叫史官。
不过无所谓,没有人去记他的名字。大家喊他都是“那个史官”、“跟着王上的史官”或者“老史”。
以往史官都没什么存在感,所以就连秦王也不会特意叫他。这还是他第一次听王上喊他“爱卿”,这个称呼可真叫人感动。
因为这代表他的小命保住了。
史官热泪盈眶地起身谢恩:
“谢王上夸奖,这是下官分内之事。”
老史啊老史,你可太机智了,你的命都是你自己救下的啊!
还有谁?就问还有谁能在这么性命攸关的时刻提前给自己留下后路?
史官在心里把自己狠狠夸了一通,觉得大秦就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当史官。换别人来早就凉了,而他不同,他不仅活了下来,还抓住了这个天大的机遇。
从今往后,他老史就是跟着王上太子和蒙卿一起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自己人了。而且他这优秀的随机应变能力,绝对能叫王上对他另眼相待,再没人能抢走他王上身边第一史官的位置。
史官精神振奋地坐下,准备继续奋笔疾书。
忽然,他
意识到了不对劲。
不是啊,他之前不还想着要早点退休或者换岗吗?给之前的秦王当史官没什么危险也没什么压力,但现在这两位君上他们真的很能折腾。
史官陷入了沉思。
已知他刚刚上了王上和太子的贼船,且他还向两位展现出了自己优秀的职业素养,那么求他转岗或退休的可行性。
答:没可能了,死心吧。
秦王政对太子说道:
“这个史官很上道,就他了,以后都不必换人。”
扶苏赞同地点头:
“父亲说的是。”
史官:QAQ
可恶!都是胡姬的错!
史官恨恨地提笔,决定增添一点细节,仔细描写一番胡姬有多不可理喻。
比如加一句胡姬为什么要污蔑太子,因为她想自己的儿子当太子。顺便再加一句补充说明,表示全朝野都觉得她儿子胡亥实在不是当太子的那块料。
由此衬托出胡姬是多么地异想天开、无理取闹。
——得罪谁都不要得罪史官。
在这日的起居录被封存前不放心又去核查了一遍的蒙毅,如是想到。
今日蒙毅实在是忙。
或者说这几天蒙毅都很忙,自从他领了帮胡亥搬家的苦差事之后,胡亥的许多后续麻烦都得他来解决。
好不容易胡亥那边安分了,又来个胡姬闹事。偏偏胡亥的事情还能交给旁人去办,胡姬就只能蒙毅全程跟进了。
然后百忙之中蒙毅还得抽空检查一遍起居录。
和他一比,史官那算什么压力大?知道他一整天干了多少事吗?
他得先把胡姬带回她宫里关押起来,再把胡姬那些心腹全部堵住嘴分开关押。其余准备送去胡亥那里的侍人也不能直接送了,得先调查他们是否听到过不该听的内容。
为了保密,审讯的时候还不能直接用宫中的人,要去廷尉司找李斯借人。借那种聋哑的行刑官,只负责看上官眼色加刑,全程能进行审讯交流的就蒙毅一个。
但蒙毅他本身又不是干这个专业的,审讯并非他强项。
硬着头皮去干万一没审出来让某些人逃脱了,等送去胡亥府上跟胡亥勾结生事,这个罪责蒙毅可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