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在西北地区大量植树,固沙防风的同时防止水土流失。
这条政策目前来看并不现实,想要大规模推广,至少要等到五到十年之后,老百姓再不为温饱犯愁时再说。
而接下来的关于油脂的问题,将会是朱由检要重点强调的大事。
油对人体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
不管是动物类油脂,还是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芝麻油、茶树油等等诸多植物类油脂,都含有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
古人虽然不知道其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名称,但也知道油是极其重要的食物之一,也是每个人必须的。
朱由检记得明末时花生便已传入中国。
而据各地锦衣卫上报的信息看,花生在山东、广东一带已经有人种植,但种植面积都不大。
这种爬蔓的小粒花生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极其珍贵的食品被端上了餐桌。
其富含油脂的特性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而后世那种大粒花生尚未传入大明。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以花生榨油的事情几近于无,只有住登州府的锦衣卫在奏报中略略提到。
登州府黄县李各庄有刘姓士绅曾经用花生榨油过,但具体方法不详。
一想起花生油炒菜的香味,朱由检自然而然联想起了后世大名鼎鼎的鲁花花生油。
其种植基地就设在胶东半岛,也是后世国内最好的花生生产地之一。
原来早在四百年前,这里已经有人开始种植并用其榨油了。
相比起现在并不为人重视的花生,那大豆和油菜便是人尽皆知的高产油料作物了,这两者产出的油脂也是当今大明社会食用油的主流。
至于其他的诸如芝麻油、茶树油等稀有油脂,因为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
只能作为补充类油脂存在,无法在大明大面积推广。
就在朱由检阐述了油脂对百姓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且准备让内阁行文,在符合种植条件的地区推广和扩大种植面积时。
这条策略却在众臣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几乎所有大臣对对此事提出了异议,只有温体仁并未出言反对自己的这番策略。
“启奏圣上,臣以为,值此我皇明百废待兴之际,当务之急便是大兴水利、组织农户及灾民开荒耕种。
力争两三年内使北地粮食能够自给自足。
此方为上上之选,其余诸事皆可放置一旁!”
首先站出来表示反对此事的是侯恂。
虽然老侯已经离任户部尚书一职。
但在新的内阁中,按照朱由检提出的阁臣分工部司的要求,侯恂对口分管的依然是户部。
所以他对有关田地产出的事情依旧最为关注。
自崇祯九年皇帝下旨各地官府组织和鼓励农户开荒拓田,并制定新垦田地免租赋三年的政策后。
经过各地官府上报的数据来看,在这一惠及万民的政策红利刺激下,战乱平息的地区亿万农户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大明新增田亩达一千五百万亩之多。
如果按照每亩平均亩产一石粮食计算,每年新增粮食产量就有一千五百万石之多。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垦田地三年免租赋期已至,按照后三年减半征收的政策,这些新增田亩每年可缴纳租赋达两百余万石!
按市价计算,折银当在一百余万两左右。
这种巨额收入足可使得户部日子更加好过,这可是一份沉甸甸的政绩,也是值得炫耀的功劳。
而如果按照皇帝的新策略,地方官府就会把一部分精力用在扩大大豆、油菜、花生等作物种植面积上。
而这些作物的产出是无法估价的,也没办法征到赋税,虽然会有很多农户从中受益。
但太仓却会因此减少不小的收入,这种对朝廷不利的政策必须要阻止其出台才行。
“启奏圣上,民以食为天。
与天下尚有千万黎民急需粮米糊口之况来讲,盲目扩种油脂类作物耗时耗力。
更兼其占用良田,实为不可取之策。
圣上为民之初衷臣等尽皆钦敬,但此策最好后延数载再予以执行为佳。”
侯恂表达完反对之意后,孙传庭也起身表示了对侯恂的支持。
但他并没有全盘否定朱由检的策略,只是委婉的表示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等过几年温饱问题解决了再出台相关政策才好。
在侯恂和孙传庭两人先后发表反对意见后。
其余众臣也都纷纷发言,或明或暗的表态反对朱由检的决定。
在这些臣子的眼中,万千黎民只要能有口吃的,就已经是朝廷开恩了。
皇帝居然还想着让他们吃的更好,这种想法实在是太过天真和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