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第五十一章
既然小弟张权已经把这事闹到了这等地步, 再让两人同在作坊里干活总归不适, 为免尴尬,张氏只好答应了小弟的请求, 让他陪同樊凡去往苏州。
二则是,张氏实在找不出比小弟更合适的人选了。
……
随后的日子,自然是准备去往苏州所需的各类器物,毕竟是长住,东西打点还需细致些。
令樊凡吃惊的是,爹爹和娘亲竟给他准备整整一马车的器物, 连连摆手, 拒绝道:“我是去求学的, 岂有哪个学子有我这般阵仗的?再减减,再减减。”
“瓶瓶罐罐里头都是你平日里爱吃的, 若不多带些, 去了那头可不能常吃家里腌的鱼了……还有, 你正是长个的时候, 过不了两个月,衣服就不太合身了,娘亲预先给你做了几套大一些的,都要带上……还有这些器具,都是你平日里用惯了的,反正马车还有空处, 就也带着罢……角落的这两个包袱, 是你外祖母准备的, 可不能辞。”张氏叨叨絮絮地说着,不肯减去哪一项。
樊凡无奈,据理力争道:“从大塘县到苏州府走水路不过半日的时间,大舅接了小舅的活,往后也是要经常到苏州府来送货的,这些衣食器皿,往后我若用得上了,再托大舅捎过来也不迟。况且,我不过是去考个试,能不能过还需另说,娘亲怎就打好了让我在那边长住的算盘?”
张氏呸了一句,斥责道:“不许说丧气话,既然去了,就要抱着必过的念头。这些个物品,带过去就别想着再带回来了,好生在那头待着罢。”
樊凡争不过,拉怂着脑袋——娘亲,你们对我的期望也太高了!
必过啊,必过。
……
四月,临行的那一日,依依惜别自然不在话下。
张氏先是叮嘱小弟张权道:“去了苏州府,尽快找伢子,寻个好的院子,院子小点旧点,价格高点,都不打紧,重要的是离白鹭学府要近,周边住的都是读书人家,邻里和睦,知道没有?还有,小凡肠胃嫩,吃食也要多盯着点,可不许你带他去吃乱七八糟的东西。”
张权坐在马车的前头,连连应道:“知道啦知道啦,姐,你都说好多遍了,我耳朵都要听出油来了。你生的儿子是个有主见的,我也不是鲁莽之人,你就放一百个心罢。”
张氏又对樊凡叮嘱道:“离白鹭学府考学的时间只有几日了,过去安定下来后,还需好好温习功课,万事交给你小舅去打点。若是期间有了什么麻烦,别顾及什么面子,赵夫人一家如今就住在苏州府,大可以去找他们寻求帮助……等忙过了这段时日,我和你爹爹就去苏州看你。”
言下之意,权当樊凡必能考上白鹭学府。
话中的赵夫人,自然就是与樊家有生意往来的赵夫人,她的夫君赵静钧,原来大塘县的知县,如今已是苏州府直属的一州之知州,五品官员。
莫瞧赵静钧官小,可赵夫人身后的家族势力不容小觑。
樊凡也是应下,道:“娘亲,你放心罢,孩儿在外有分寸的,你和爹爹在家要照顾好身子。”
……
车轱辘滚动向前,樊凡撩开马车帘布,看着娘亲和爹爹的身影渐渐变小,久久不能静下心来。
原来离开家是这样一种意味。
……
……
清晨始于大塘县,日暮时分,便到了苏州府的城门之外。
进了苏州城,本在马车里看书的樊凡,也忍不住合上书本,透过车窗往外看——随处可见白墙、灰砖、青瓦、小桥、流水、人家……
已有了几分后世苏州园林的雏形,又比后世的苏州多了几分古朴、厚实的韵味。
四月的梅雨沥沥,轻风细雨中,灰与白,黑与青,看似黯淡的颜色组合起来,却又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细雨打碎了河面,只照出两岸房屋模糊的倒影,几条长廊,几艘渔船,素雅的画面让人十分安心。
这般意境,樊凡感叹,果然是孕育读书人的圣地。
马蹄声哒哒,小舅朝马车里头道:“小凡,我们已经在苏州城内了,前头就有个不错的客栈,离白鹭学府也不远,在购置院子之前,我们暂且在那住下罢。”
“都听小舅安排。”
……
车子到了客栈前,换做以往,早有小二来牵马揽客了,可今日,竟无人来搭理张权、樊凡二人。
张权也是疑惑,道:“我以往来送货,也常在这里住宿,不知道今日是怎么了……待我找个相熟的小二问问情况。”
樊凡点头。
趁着小二刚送走一位客官,张权把小二拦住,给了他十余文钱,问道:“牛蛋,今日是怎么了,我的马车都开到客栈前了,也没个人来招呼,你们掌柜的不想做生意了吗?”
“哪能呀,权哥。”那小二解释道,“你是熟客,我便跟你说实话,现在客栈里一间空客房都没有了,全住满了。”
“怎会如此?”张权追问道。
“权哥你有所不知,对面不远处的白鹭学府这几日就要考校招收新学童了,周边各府各州的学子这几日全挤到苏州来,当下是一房难求,咱客栈离白鹭学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