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轰鸣声,也惊动了岸上的人。
东夷府码头上的瞭望塔,有士兵在那里每日观望。
他们看到海上有烟火燃起,便报告给柴进。
柴进便命人乘海船前去查看。
得到的回报是,海上有两伙人打了起来。一家船上挂着哪吒旗,一家船上挂着安字旗。
听到安字旗,柴进心里咯噔一下。
梁山上下,最恐惧的人莫过于潘小安。梁山军占领鲁东南之后,甚至于没有再敢北上。
登州蓬莱岛一线,那里竖着大宋白虎郎的石碑。
宋江和吴用都明白,潘小安立这石碑的意思。
“这块地方,我要罩着,你们不许来这里。”
宋江与吴用商议之后,就命令大军,退回潍州。
他们与潘小安隔线对峙,互不打扰。
柴进得到这个情报,感觉事关重大。便赶忙跑去东夷府府衙,向宋江禀报。
宋江自从来到东夷府之后,反而喜欢上这个地方。
他命人继续修盖,刘良臣没有修盖完的府衙。
宋江打算在东夷府长期居住。这广阔的山海,可比那水泊强上许多。
宋江听完柴进的报告,良久无语。
“军师,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吴用捋捋胡须,“公明哥哥,咱们不必在意。
那安字旗的船,便是潘小安的船。咱们也无需理会。
潘小安此刻在海上与别人战斗,他根本无暇顾及陆上。
便是他想来陆地,咱们只需紧守海岸,他能耐咱们如何?”
宋江听的连连点头。“军师所言极是”
“咱们梁山此刻坐拥如此多的土地,紧靠赋税,便可维持大军用度。
至于海上之事,咱们也不擅长,不如索性封闭如何?”
宋江提出这个建议。
“公明哥哥说的对。为了防止潘小安从海上偷袭,我也觉得还是封闭海上通道比较好。”
宋江见吴用认同自己的主张,便让他写下告示。
“公明哥哥,若是那些渔民不同意怎么办?”柴进询问。
柴进掌管码头,他知道每日都有渔民出海捕鱼。
“柴兄弟,政策需用严法。如果有人再敢下海捕鱼,你就给我杀。”
宋江说到“杀”字时,满眼都是杀气。这杀气让人不寒而栗。
吴用便起草了告民书:
告示张贴之日起:凡东夷府百姓,不可有一人出海,不可有片木入海。
凡违令不遵者,第一次仗三十,罚银三两。第二次仗五十,罚银五两。第三次,斩立决。
这是宋江下达的封海令。海边码头,海岸线上,有柴进派人十二时辰进行巡逻。
附近靠海为生的渔民,各个哭丧着脸。好在,还有潘小安分配给他们的土地。
当初潘小安给这些渔民办理证件,每次出海需在码头报备。
这样做不是为了收费,而是防止有渔民遇到风浪,遭遇危险。
东夷府的海船,可以按照数量前去救援。
而分发田亩时,潘小安也每人给了他们二亩地。
“东夷府的政策可以不变,但是宋庭的政策会有所改变。
一旦不能下海捕鱼时,你们渔民也可以靠着这几亩土地为生。”
东夷府在刘良臣管理之后,渔民还可以下海。等到了梁山来管理,连下海的机会都没有。
这些渔民开始迫切想念潘小安。他们怀念那种自由航海,自由贸易的时代。
这些渔民的苦难还远不止如此。
宋江要在海岸线上修围挡。下了命令,每家每户,逢三抽一前去参加劳动。
这自带干粮去修城墙,一瞬间又回到,帮徽宗皇帝运送花石纲的时候。
东夷府的百姓,敢怒不敢言。
他们也不敢不听从宋江的命令。梁山军的刀,是真敢杀人。
“真是没有想到。要是小安大人在时…”一个渔民说道。
“嘘”另一个渔民赶快阻止他说话。“你是不想活了吗?你要想死,别拉上我们。”
那人不服气,你们都是忘恩负义之辈。
另一个渔民冷哼,“你们还不知道呢?那一位在海上闹得凶,咱们这才在岸上筑墙。”
“嗨,真的吗?都说猛虎怕水。咱们那一位,偏是在海里玩的开。”
“你懂啥?那可是天上的…”
“叽叽咕咕什么?赶快干活。修不完这一段,你们谁的不许休息。”
柴进的手下管事,凶恶的很。
人有时真的特别奇怪。这个管事祖上三代都老实巴交。
他被村里的里正欺负,这才投靠了梁山军。
可这转眼间,身份互换。他也开始欺负起人来。
宋江带着吴用前来查看。看到渔民在卖力修墙,高兴的哈哈大笑。
“军师,看来东夷府的百姓,也怕潘小安回来滋扰啊。你看他们干起活来,多卖力。”
吴用认同的点点头。
“公明哥哥,天下谁人不知你的威名。公明哥哥仁义布于四海,百姓当然赢粮而景从。”
吴用是文化人,说起话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