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是杯水车薪。”
采棉花的劳动力自然舍不得花钱坐飞机,他们会选择最便宜的火车。
一列火车大概能乘坐1200名乘客,如果将软卧换成硬座,再加上卖一些站票,大概也就是2000名乘客。
这么算起来的话,哪怕是一天增加五班专列,也只能多运送一万人。
关键运送所花费的时间成本非常的高。
西北自治区的土地面积实在是太大了,以当时的火车速度,即便是进入了自治区的境内,想要到抵达乌市,火车还得再跑好几个小时。
若是再去自治区的其他比较偏远的地方,路上花费几天几夜也是正常的。
专列去一趟自治区,来回可能要七八天的时间,但整个棉花采摘季节有几个七八天?
所以正常情况下,专列顶多跑两个来回。两个来回跑完,棉花采摘季差不多就过去三分之一,也没有采棉大军继续入疆了。
受到交通运力的限制,每年去自治区采棉花劳动力,顶峰也就是五十万人左右。
李卫东当然知道运输能力有限的事情,他立刻顺着张建设的话,继续说道;“张书记,我们生产的棉花收割机,可以完美的解决棉花采摘季人力不足的问题。”
“怎么又扯到棉花收割机上了!”张建设微微一愣。
没等张建设再开口,李卫东接着说道;“一台棉花收割机,只需要一个驾驶员,就能替代100个劳动力。两个驾驶员两班倒,就能顶的上200个人。
有了棉花收割机,就不用担心棉花没有人采摘,同时还可以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所以生产建设兵团想要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的话,就应该大批量的采购棉花收割机!”
张建设则开口说道:“其实最近几年,自治区的棉花种植面积一直是稳中有升,就目前而言,人工采摘还是能满足我么难道棉花增产需求的。
而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特别是火车提速带来了运力提升,每年来采棉花的劳动力也在不断增加,我相信以后的运力情况,也会越来越好。”
张建设的言外之意显然是在说,就算没有棉花收割机,随着交通运力的提升,我们一样可以和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李卫东却是微微一笑:“张书记,你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人工采摘棉花的话,劳动力供给并不稳定。
我举个例子,比如某个农场,今年来了200个人采摘棉花,但谁又能保证,明年还会有200过来摘棉花么?如果只来了100人,岂不是要损失一半的棉花?
每年种多少亩的棉花,是棉农可以决定的事情,但每年能来多少人摘棉花,棉农可没有办法决定吧?
有些工人今年来了,说不定明年找到了更好了工作,就不会再来。即便有的人每年都来,要是别的农场里开的工钱更好,也会跳槽去别的地方。
如果是使用棉花收割机的话,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机器买过来,等到采摘棉花的季节,找个驾驶员就能去收棉花。对于生产建设兵团来说,驾驶员应该不难找吧?
而且棉花收割机还不用休息,一台棉花收割机,找两个驾驶员,两班倒的干活,一个棉花采摘季节,最多可以采摘一万亩的棉花。
也就是说,如果买一台棉花收割机,每年种棉花的时候,就能多种一万亩,而不必担心没有工人来采摘,这就是棉花收割机所带来的稳定性。
虽然棉花收割机的一次性的投入会比较高,但是在采摘棉花的时候,也不需要承担人工采摘的风险,这相当于是多花点钱,增加产量,且能降低风险。”
李卫东一边说着,张建设的眉头也逐渐的皱起,他开始认真思考李卫东的话。
李卫东所说的这一套理论,张建设此前还真的没有考虑过,他一直都在关注棉花采摘的成本,而忽略了棉花采摘的风险。
棉花这种东西,最佳的采摘时机也就是短短的几天,摘早了或者摘晚了,都会影响到棉花的品质。
对于棉农而言,棉花种出来,却来不及采摘,必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与其没有人摘棉花,反倒不如让土地休耕,什么都不种,至少不至于亏钱。
若是使用棉花收割机的话,虽然成本是提高了,但采摘的风险却降低。一台棉花收割机的工作量是固定的,多一台棉花收割机,就能稳定增加种植面积。
从这方面而言,棉花收割机的确比人力采摘要有优势。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生产建设兵团跟普通的棉农不一样,棉农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在生产的各个步骤流程也比较灵活。
比如种了一两百亩棉花的棉农,若是雇不到人采摘的话,拜托一下亲戚朋友来帮帮忙,也能及时完成采摘,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可生产建设兵团都是国有农场,动辄就是几万亩的棉田,这若是雇不到人的话,找亲戚朋友帮忙也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可能完成采摘。
这种大规模的农业生产,需要的是稳定的产出,所以我认为,生产建设兵团的国有农场里,就应该使用棉花收割机,来确保棉花的稳定产出。”
生产或者经济活动当中,规模做的越大,就越是要去避免风险。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