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工作到傍晚六点半,余至明才诊断完了分派给他的最后一位患者。
五十位!
整整一天,余至明一共接诊了五十名患者,感觉整个人都要累瘫了。
这种深深的疲累感,不是来自身体上的,主要是来自精神上的。
先不说在听诊叩诊时一直要保持身心的高度关注,他还要努力调动所知所学,与患者的症状进行细致印证。
目的是让诊断结论,尽可能准确无误。
不像在县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是头疼脑热一类的小病,不费多少心力。
但这里的患者可不同,余至明需要细致检查,就怕一个疏忽出现错诊、漏诊。
如此高强度的持续工作一天,余至明是真的快要累傻了。
即便他这么努力,中午还提前近半小时开工,这一天才堪堪诊断完成五十名患者。
余至明从小护士王丽那里了解到。
其他门诊室今天完成的门诊量,大部分都是八十+,九十+,甚至还有一百多的。
他这个门诊量,算是垫底的存在了。
“但是,我完成的质量高啊。”稍稍受到打击的余至明,这样给自己打气。
他不敢说自己的诊断就一定没有失误或遗漏,但差错率,一定会很小。
像那种门诊量达到一百多的医生,还需要拿出不少时间,复查门诊患者刚刚做完的检查结果或影像图。
有时,同一位患者,复查还不止一次。
这样的话,平均用在每一名患者身上的时间,也就三五分钟?
就这么短的诊断时间,除非他是火眼金睛,外加医术高超,再外加责任心和高度专注,不然出现错漏的几率,不会低的。
网上时不时爆出的,大医院出现的让很多人感觉啼笑皆非的一些误诊病例……
余至明作为参与者,心中明白,但也有些无奈,出现这样的问题,有时在所难免。
医生也是人,不是机器。
很难让一名医生在一整天的时间,面对如走马灯一般接连不断的患者,一直保持身心的高度专注。
数量和质量,永远都是矛盾的……
余至明在下午接诊的患者中,又为中心转去了一名患者。
患者是一名十六岁的少年,症状是嗜睡,随时随地都能睡着。
少年不仅上课时不知不觉进入梦乡,甚至在吃饭过程中,也能一不留神就睡着了。
这种快速入睡的本事,让余至明这种入睡困难症患者,都有些羡慕了。
对少年来说,他这种嗜睡症,可是严重影响了学习,尤其暑假后就读高二了。
他这种症状,余至明判断为神经问题,也正好属于亓老师的治疗范畴。
余至明就做主把少年收进了中心……
他拖着沉重身体回到中心大办公室,意外发现亓老师还没有走人。
余至明敲门进入主任办公室,就见亓老师正在翻看一叠心脏检查资料。
“老师,早上那位患者的?”
“确认了?”
亓越点了点头,说:“下午,我和王医生给他做了压力测试。”
“让他做超负荷的高强度运动,运动了没两三分钟,就发现他的心脏出现了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迹象。”
亓越感叹道:“要不是我们赶紧叫停,并进行治疗,估计当场就能来一个心脏骤停。”
“他的情况,确实很严重。”
余至明哦了一声,关切的问:“病因?”
亓越摇了摇头,说:“很难确切查到。”
“我们解剖过不止一位心脏骤停死者的心脏,发现有几位死者的心脏,明明很健康的,但就是无缘无故的停跳了。”
“很多的心源性猝死,其实是系统性原因造成的,心脏只是应力发作器官。”
亓越说笑道:“就好像是大脑收到了全身各处的报警信息,说是太累了,要歇一歇。”
“大脑综合了一下信息,决定罢工不干了,于是就通知心脏这个动力源。”
“你给老子停了。”
余至明呵呵笑了几声,说:“找不到确切病因,就只能是维护和预防了?”
亓越颔首道:“一是调整工作和生活状态,降低压力和紧张,换一种活法。”
“二就是植入icd,防止万一。”
icd是一种小巧的心脏起搏器,专业名称是,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其工作原理就像影视剧看到的那样,医务工作者用除颤器,将砖头大小的电极往患者胸口一搭,砰的一下进行电击抢救。
icd体积小,能植入患者胸腹部皮下。
它置于心脏内的电极导线,可以随时自动感知患者发生了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