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我也听说过有合作捕杀软骨鱼的案例,不过软骨鱼本身并不好吃。而我是在同化为人类之后,才听天然人类的朋友们提及南极的逆戟鲸族群还有捕杀企鹅的习惯。由此可见,即使我们的味觉并不灵敏,仍然存在对于食物的一定偏好。”
他停顿了一秒,又补充道:“我个人认为企鹅很可爱,而且企鹅遵循单配制的生活方式,这是与文明社会的标准更为接近的。因此我从没有,也绝不会吃企鹅。”
这其实很有意思,白沅身为所谓的“天然人类”,而更看重物种的智力水平,因此对于具有自我意识的海豚非常怜悯。但是智力与人类相近,或许只是一个方面,人的审美也是多种多样的。既然是把那些物种当作更低层级的“野兽”而非法律意义上的人类,按照不同的审美侧重进行排序,或许也都符合逻辑。
“啊……企鹅确实挺可爱的。”白沅有些尴尬地说道,“其实我一直都挺喜欢鲸类,尤其是……能够驱逐大型食肉鲨鱼,对于出海的人类也是一种保护。”
“鲨鱼其实并不危险,而且它们相对也容易捕捉。”北冥端正地坐在他们对面,认真地回应道,“只是鲨鱼的皮肉口感较硬,即使是喜好捕食鲨鱼的部落,通常也只会食用其肝脏——其实我的养殖场也能够提供体外养殖的肝脏,只不过是鹅而非鲨鱼的肝脏。”
随着组织体外培养的技术发展,人们也用组织培养的方式取代了一些较为残忍的饲养动物方式④,来获得具有特殊口感的食材。
真要说起来,以现在的技术,在体外环境组织培养鲨鱼肝脏也是可行的。甚至在北冥的这个深海养殖场就可以完成,仅仅需要把鹅肝培育的那套东西稍作改动,各种溶液都换成鲨鱼肝脏组织液的配方而已。只是大概并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吃那种玩意儿。
鲨鱼的肝脏含有过于大量的油脂,又带有海鲜的腥味儿。曾经人们可以从中提取鱼肝油,但现在随着基因工程⑤技术的发展,人们直接培养工程菌生产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都比从天然肝脏中提取要便宜多了,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多那一步培育肝脏的事情。
其实人类完全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使用完全由工程菌生产或者化学合成的食物。但印刻在本能中的偏好决定了,对于人类这一味觉相当丰富的动物而言,食物并不只是获取能量的方式,而更多地承载了相应的文化记忆。
————————————
注释:
与偶蹄目的陆生近亲相比,鲸目动物大部分的味觉和嗅觉都发生了退化。对基因组测序的研究结果表明,鲸类已经失去了大部分TAS1R和TAS2R家族基因的功能,因此并没有甜味和苦味的味觉。
②甚至智人也曾灭绝了尼安德特人,这是同属的残杀和捕食。此外,人类的食人行为直到20世纪还存在,例如发现库鲁病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某部落,就是因为食用已故亲人脏器导致了朊病毒的传播。
③软骨鱼类的氮排泄依靠皮肤排除尿素,因此其肌肉和循环系统中尿素含量颇高,导致肉的口感和味道均较差。再加上鲨鱼表皮过于坚韧,容易损耗齿鲸的牙,因此逆戟鲸捕杀大型鲨鱼一般只吃肝脏。(补充更新:也有案例表明逆戟鲸会食用鲨鱼的尾部;逆戟鲸的狩猎习惯是家族传承的,是否食用软骨鱼的肉可能因不同家族而异)
④为了使饲养鹅的肝脏长得更大,养殖场会强行给鹅灌入饲料,使鹅患上脂肪肝。这被认为是较为残忍的饲养方式。
⑤基因工程技术即广义上的转基因技术,其实倘若在宣传时使用“基因工程”这个词,该技术的应用阻力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作者有话要说:突然补充:
以大白鲨为例,给鲨鱼正名一下。动物的智商与其和人类的亲缘关系并不相关,不存在因为大白鲨是软骨鱼纲跟哺乳纲关系远,此物种在智力方面就远低于典型的哺乳纲动物的这一逻辑链;当然大白鲨和同等级别体型略大的逆戟鲸智力肯定没法比,但它们也并不是无智力的“机器”。
另外,人类并不在大白鲨的食谱上,大白鲨攻击人只是把人当成了其他动物。并且每年大白鲨攻击人仅有几十个案例,其中致死的仅有十数个,且多为人类主动作死(误),很多人对大白鲨的恐惧印象都是经文艺作品误导所产生的。而且大白鲨不会使用上岸突袭的捕猎技术,因此它们也不会冲上岸伤害人类,只要保持距离不主动作死,大白鲨是一种能够安全观赏的海洋动物。
现在大白鲨已经是濒危动物了,希望大家抵制鱼翅制品,抵制捕鲨行为。大白鲨本身在自然界无天敌,种群数量依靠食物调控,而人类的捕鲨行为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
补充更新:有一些逆戟鲸捕杀大白鲨的案例,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任何族群形成了稳定狩猎大白鲨的习惯,推测现有捕杀大白鲨的案例多为种间竞争行为。
(也就是说,逆戟鲸没有形成猎杀大白鲨的习惯,因此并不是大白鲨的天敌[请严格参照“天敌”的定义],逆戟鲸的种群数量对大白鲨的种群数量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人类出海的时候可以希望遇到逆戟鲸,以确保周围没有大型掠食性鲨鱼[实际上掠食性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