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年摇了摇头,说道:“不需要我责罚,你们自己已经责罚自己了。”说着,吴年转头看了一眼卷在草席中的两个死人。
不仅是这二人,还有受伤的几十个人。这责罚,已经够重了。
然后他站了起来,虎目环顾百姓,说道:“既然你们信我,那我便直说了。”
“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不成?没错。现在老天爷不给饭吃,但有我在。想当年,刘备不过是个卖草鞋的。却最终在成都称帝,割据一方。”
“所以说。人定胜天。”
“我自然会定下章程,保你们不会饿死。再说了。如果实在绝境,我们有百万之众,十万精兵。我就带你们杀入蒙元,以战养战。死在敌国,也总比饿死在田头强。”
“都回家去吧。”
吴年说到这里,一挥手下令道。
“是。”百姓们当然是相信吴年的,大声应是,站起来,对吴年抱拳行礼,然后分作两拨离开了。
那死去的两个可怜人,也被他们带走了。
刘知行、张海平也站了起来,二人对视了一眼,然后看向旁边的河床,水流已经小的可怜了。
他们齐齐叹了一口气。
吴年回头看了他们一眼,没有带亲兵,沿着河床行走,低头沉思。不知道走了多久,吴年站定,转身看向了刘知行、张海平,说道:“我想起了以前。”
“以前我起兵对付蒙元人。有很多百姓都是疑虑,不信我。有汉人万户、千夫长,起兵对抗我。”
“就算是现在。肯定也有人对于炎汉与蒙元不两立,有疑惑的地方。”
“但是他们都信我。”
“这都是我这些年,一点一滴积累的威信。所以我想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只有我能做到。”
“只有二府能办到。”
说到这里,吴年的眼中精芒闪烁,露出了自信之色。
“嗯?”刘知行、张海平都是露出惊讶之色,随即喜上眉梢,现在是火烧眉毛了,但是他们又没个办法。
吴年有办法,当然是最好了。
“请将军示下。”刘知行深呼吸了一口气,诚恳说道。
“这水是有限的。我不能保所有田亩,都能有水。如果我不做点什么,百姓因为水源而争斗的事情,会时常发生。”
“所有的田,都会旱死。”
“发布公告。我们组织起擅长农业的官员,前往各地考察。兴修水利的事情,我就不说了。之前已经发布命令。”
“现在要做的事情。先保能保的庄稼,舍弃不能保的庄稼。”
“用我的威信。让百姓相信,我不会饿死一个人。”
“你们觉得怎么样?”
吴年抬头问道。
刘知行、张海平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本能的觉得,这不可能,差点就脱口而出了。
这人都是自私的。两村百姓,为了水源争斗,死了两个人,伤了几十个人。
这怎么可能,先保能保的庄稼,舍弃不能保的庄稼?
保谁?舍弃谁?
被保的当然是欣喜若狂。被舍弃的,没准明天就反了。
但是他们仔细一想,却又觉得这真的可行。吴年有威信,可以做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楚国的皇帝如果下旨,办类似的事情,恐怕不好使。但是吴年发布这样的公告,还真是有可能成功。
关键两个字。就是【信义】。
水是有限的。想保二府十二城的所有田亩,那是不可能的。选择性的保住容易保住的庄稼。比如说水源边上的田。再细分,先保良田,舍弃劣田。
如果能办成这样的事情,那么二府度过危机,就大有可能。
当然。这操作起来,肯定也会造成混乱。但是吴年除了信义之外,还有军纪严明的十几万精兵,足以镇住霄小,把所有人治的服服帖帖。
“将军。这有可行性,但有很大的风险。我觉得可以先发布公告试探一下,如果民怨沸腾。我们就得立刻撤销这个公告,以免崩溃。”刘知行想了一下之后,沉声抱拳说道。
“嗯。虽然朝令夕改,会损失信用。但也是进可攻,退可守。”吴年点了点头,赞同了刘知行的两手准备。
“等回去后,你们就回去办。看看能保多少庄稼。能保二成的庄稼,就能度过今年,强撑到明年秋天了。”
“但是我还有一个忧虑。”
吴年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说道:“蝗灾。”
刘知行、张海平都是沉默了下来。二人都是读书人,读书多理论知识就丰富。
“今岁大旱,蝗虫起。”
“岁大旱,蝗虫起,民大饥,易子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