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
又是一年秋夏之交。
温暖之中,带着一抹凉爽,十分舒服。
汉军平定可儿城,已经数月。突厥的名王、贵族,还有很多普通的牧民,农民,都被迁徙去了汉土生活。
现在可儿城旧城内,生活着很多的齐国百姓。
当年吴年给了吴敏二十几万人口,加上麾下五万户精锐战兵。这二十几万人口,在不久前迁徙进入齐国领地。
目前除了生活在可儿城内的部分之外,很多百姓都分散去了土地肥沃的地方。
今年冬天平平静静的过冬,明年春天播种,秋天就可以收获了。
加上吴年给吴敏很多的突厥人口,就是那些失去了丈夫的寡妇、还有一些已经到达婚嫁年龄的女人,配给汉军战兵为妾。
明年秋天,齐国日常所需要的军粮,应该就可以勉强自给自足了。
以后每年,吴年会迁徙几十万汉地百姓过来,把地给牢牢占据了。首先从这些战兵的家眷开始。
还有读书人、和尚、道士、员外,是整个社会的迁徙。
儿子的能力,吴年信得过。只要给儿子这样的实力,征服中亚,再征欧洲,把地中海变成齐国的内湖,完全不是问题。
如今可儿城城中,除了大量的汉人百姓之外,也有部分突厥人,还有一些中亚商人,在城中居住。
百姓们有点不适应。不仅是水土不服,还有这里的居住环境,实在是与中原迥异。
不过幸好。
齐都正在建造。
暂时的都城。
按照吴年的计划,儿子会在这里休整三五年。等汉人强盛了,汉军才会四处出击。
上午。
右都王王府门外。吴年坐上了辇车,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附近的齐王都城。
目前城墙的建造,已经结束了。雄武的齐国军队,正在城上驻守。城门楼上挂着的也是“齐”字旌旗。
大齐帝星,正在冉冉升起。
吴年下了銮舆,在城外看了看,露出满意之色。不愧是汉人官员建造的城池,完全就是要一个味儿。
汉人雄城。
夯土的城墙,高大的伟岸的城门楼,还有瓮城。这些高大的木材,都是从附近山上砍伐来的。
为了让儿子的都城,看着更体面。吴年不吝惜突厥人的民力,让突厥人玩命砍伐树木。
吴年看了一会儿后,对身旁的王贵、张声等人说道:“寡人有点想念在辽东的都城了。”
王贵、张声以及在辽东都城生活过的人,都是微微颔首。这座都城无论是规模,还是定位,都与辽东的旧都差不多。
当年大汉天子,也是以辽东为跳板,入主中原的。
吴年在城外看了一会儿,进入了城中。内城的建造,还在进行。工人除了突厥人、汉军战兵还有汉人民夫。
无论是谁,都热火朝天。
尤其是汉人民夫。
错了,是齐国民夫。未来可儿城肯定要废弃。这里是他们的家园,是子孙后代的家园。
城内的布局,与都城有些相似。一座宏伟高大的王宫,立在城中心。内部什么都有。
宗庙、社稷坛等等。
当然,现在宗庙内没有牌位。吴年估计等自己死了,自己的牌位,会被放入宗庙内,成为齐国始祖。
未来大汉天子与大齐天子的共同始祖,是非常有排面的。
王宫之外,有六部衙门等宏伟衙门。城门的附近,还有可以供给战兵生活的兵舍。
既是都城,也是军事要塞。
其余孔庙、城隍庙等建筑,也是一应俱全。
总而言之。吴年把整个汉地的汉人血统,民风民俗,都搬运了过来。而大汉民族是经历了数千年,曾经几次差点亡国,但最终都顽强生存了下来。
拥有属于自己的强悍生命力。
拥有不被同化的属性。
吴年带着近臣们四处看了看,最后来到了王宫。
“父皇。”吴敏身上穿着常服,在王宫门口迎接。
“免礼。”吴年让他起来,然后父子一起进入了王宫。王宫内,有一些太监、宫女,但不多。
原本都是齐王府的老人。吴年打算调遣都城的太监、宫女过来。
都城内的太监,宫女数量太多了。
父子二人来到了大殿。吴年当仁不让的坐在了宝座上,吴敏与文武站在下方。吴年对吴敏说道:“儿子啊。为父打算在十月,给你办一个登基大典。”
“你就正式是诸侯王了。等结束后,为父就带领冯冲、王贵、张声等回去汉地。”
“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