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也是喜气洋洋,太子生下第一个孩儿,还是一个皇子,大臣们的贺喜劄子,一堆堆的送上来。
赵祯也去承乾殿探望了太子妃,看见那个肉嘟嘟的孩子,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最兴来,也是这么小小的,赵祯的胸口开始绞痛,如果他还活着,也有十岁了,应该可以懂得很多诗词歌赋了吧。
宗实不知道赵祯的想法,只是看到他抱着自己儿子,眉头紧皱,心里暗想:他还是不喜欢我的,连我的孩子都不喜欢,如果是我父亲见了孙子,一定会开怀大笑。
赵祯把孩子还给皇后娘娘,面无表情的说:“你照顾好太子妃,孩子的名字,等大臣议好了,再来定夺。”
皇后娘娘把皇子抱在怀里,慈祥的笑着:“跟涛涛小时候一样的可爱,胖乎乎的。”赵祯没有接话,扭头走了,宗实脸色十分痛苦,天明也看在眼里,却不知应该如何劝解。
皇宫喜得皇孙,本是万民同喜的,可是除了皇后娘娘,苗娘子,其余的妃子们,连上门探望都没有。赵宗实守在高涛涛的床边,脸色很难看,高涛涛是谁,她一眼就知道了宗实的难过。
高涛涛抱着儿子,又拉过宗实的手,让他摸儿子的小脸,轻声问:“殿下,是不是特别的娇嫩?我知道皇上不待见我们,可是又什么关系呢?你已经是太子了,以后就是大宋的皇上,我们委屈几年算什么?他们不待见你,我稀罕你,儿子稀罕你就够了,还有宫外的濮王,自然也是十分高兴的。”
宗实被高涛涛说得心情好了一点,还是埋怨道:“如果是他的亲孙子,怎么会让大臣议名呢?寄人篱下的憋屈生活,我真是够够的了。”
高涛涛温柔的安抚宗实:“十年磨一剑,这点委屈就受不了,以后如何当皇帝?你是寄人篱下,我也是寄人篱下,天明也是寄人篱下啊。殿下,心态平和了,就不会那么在意了,而且你当爹了,要成熟稳重,为了让儿子不再寄人篱下,我们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为母则刚,只要能爬上皇帝的龙椅,高涛涛是什么也不在乎。
赵祯回到福宁殿,也不搭理谁,拿着劄子看起来,不看还好,一看全部都是恭喜喜得皇孙的,还有一些就是议好的名字。赵祯烦躁的丢在劄子,进了茶室,张冒则泡了一杯药茶送上来:“官家,青莲也生了,也是一个儿子,跟皇孙同一天出生,真是好福气呢。”
一天都很烦躁的赵祯,眉头一喜:“真的?这么神奇?同一天出生。”张冒则笑道:“可不,能与皇孙同一天出生,日后必定会大富大贵啊。”
赵祯喝了一口苦得发指的药茶:“她恐怕不希望这个孩子大富大贵,以我对她的了解,估计天天在家祈求孩子笨一点呢?”张冒则不解,问道:“为何?”
赵祯露出一丝笑容:“为何?两个大儿子都在为朝廷效力,还没有官身,她是最怕小儿子也送进宫来伴读。”
张冒则恍然大悟:“也是啊,天意建议铁骑,是皇上私下组建的,不能给他功名,天明陪着太子,也不能参加科考,最多就是一个伴读的虚名,方老板自然是不痛快的。”
赵祯放下茶杯:“太子已经满了十八岁了,按理应该可以放天明回去,可以做个闲散的官,只是太子不放他啊。过两年等皇孙长大了,封天明为太傅吧,教书育人,应该也是天明愿意做的。”
张冒则很赞同:“太傅也是二品,只是没有实权,也不会牵扯到朝政,还是官家您想得周到啊。”
赵祯的心思没有在这些上面,喃喃自语的说:“也不知道青莲的孩子取名了没有?天博,博学多才,冒则,你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样?”张冒则心里慌乱,你不给皇孙取名,却着急给一个商人家孩子取名,如果太子知道了,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赵祯想了想说:“你备一些礼物送到廖府去,如果他们还没有取名,就用天博,如果取名了,就算了。”张冒则点头回答:“好的,我明天一大早就去廖府。”
本来以为皇上会忙着宫里的皇孙,没有时间打听廖府的事,可是青莲万万没有想到,皇上又是一大堆赏赐送来了,他能不惦记廖家孩子吗?青莲忍着疼痛接完圣旨,又拿出一千两银票给张冒则喝茶,才苦哈哈的问:“张大人,皇上宫里忙,我这孩子就是一个贱命,让皇上少惦记。”
张冒则笑起来:“官家说得一点也没有错,他已经猜到了你的想法,不过官家说了,不会再强求孩子进宫去伴读,让他陪在你们两口子身边呢。”
青莲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张冒则又说道:“不过皇上赐了一个名,天博。皇上说了,你要是想用就用,不用也不怪你。”
青莲脑袋轰轰的,皇上赐名还能不用?天博,博学多才,皇上怎么那么希望我家孩子都有才呢?
青莲千恩万谢:“好名字,用,肯定得用啊,皇上赐名,多大的恩宠。”张冒则满意的笑笑:“行,那我回宫去复命了,你在家好好休养。”
刚刚送走张冒则,英子带着闹闹来了:“嫂子,闹闹天天闹着要来廖府,没有办法,师傅只好让我送过来了。”青莲焦头烂额的转过身:“我坐月子呢,就不能安静几天吗?”
还没等青莲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