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一大早,蓝修明带着妻儿,恨恨地离开蓝家。
望着蓝府高大的门楣,在初升的红日里熠熠生辉,蓝修明怎么都不甘心。
明明,他才该是蓝府的继承人!
哼!
等蓝修筠父子死了,这里的一切都还是他的,他也只不过是暂时离开些时日罢了。
这一切,都怪蓝玉认回来的那个死丫头,若是没有她,就不会弄出这么多事情来。
他们一家子也不会被蓝信那个老东西给赶出来。
这个仇,他先记下了。
他恨恨的想着,让下人赶着马车离开。
南街,巷子口的小院里,沈柠月正在指挥人搬东西。
粮食,布匹,美酒,还有两棵四季草莓树和四季蓝莓树,一篮子早上才新摘的哈密瓜。
东西装了整整一马车,这些东西,都是她为蓝信和蓝夫人准备的礼物。
蓝家待她好,她就加倍的还回去。
她这边才收拾妥当,刘巧荣就带着丫鬟过来找她。
叮嘱王掌柜将东西送到蓝府,沈柠月才提着准备好的药箱,跟着刘巧荣上了蓝府的马车。
“怎么样?可查到些什么?”
一上车,沈柠月就压低声音,关切的问。
刘巧荣看一眼坐在马车外头的丫鬟,用手指了指,没言语。
沈柠月便猜了个八九分。
“找个机会试探她一下,若真是她做的,嫂子也不必姑息,不忠心的丫头,留在身边早晚是个祸害。”
“我知道。”
刘巧荣低声回答,心里多少有些难过。
走了大约有半个多时辰,马车停在刘府门前,刘巧荣先下了马车,再回手把沈柠月从马车上接下来。
沈柠月抬头,打量起这处地方。
此处位置比较偏僻,应属京郊位置,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房子。
路上不断地有行人来回走着,那些人身上穿的,都是破旧的袄子,甚至有的人身上的袄子还带着补丁。
这大概就是穷人区与富人区的区别。
刘家是一个不大的院子,只有一进,
刘御史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女儿皆已成家,不住在这里。
两个儿子也都分别娶妻生子,一家三代十一口人,都挤在这一个院子里。
院子太小,马车一进来就占满了院子,几个小儿围着马车转。
沈柠月打开药箱子,借着药箱子的掩护,快速从空间商城里买了两包糖果和点心。
小孩子们拿到吃的,道着谢,被各自的母亲赶出去玩儿。
刘巧荣的大嫂不好意思的说道:“孩子不懂事,让沈姑娘见笑了。”
昨日刘巧荣便让人送信回来,说今日会带柠月妹妹过来,
刘御史和他的两个儿子一早就出去忙了,刘家的两位嫂嫂早早的就等在外头迎接她们。
刘家不宽裕,院子也不大,
昨日刘巧荣已经让人来提前打过招呼了,刘巧荣的两位嫂嫂知道沈姑娘是来给婆母瞧病的。
直接将沈柠月两人带进主屋。
“娘,我带柠月妹妹来看您了。”
刘巧荣才迈进门槛,就对着床榻上的女人说道。
屋子里干干净净,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套椅子,靠东边有一张床榻。
北墙上贴着一张泛黄的字画,上头写着“风清气正”四个大字。
腊月里的天气,屋里没有生炭火,沈柠月穿着厚实的袄子,还是觉得有点冷。
桌上的茶壶洗的清白,整间屋子一目了然,沈柠月一眼就瞧见榻上躺着一位中年妇人。
“巧荣你来了,咳咳咳,这位就是沈姑娘吧,咳咳!”
刘夫人挣扎着从床榻上坐起来,一边咳着一边跟两人打招呼。
刘巧荣的两位嫂嫂忙过去服侍,将半旧的袄子披在刘夫人身上。
看得出,两人都很孝顺,刘家的家风很好。
“伯母,您好!”
沈柠月大大方方的打招呼,顺势坐在床榻前的小椅上。
“呜呜,沈姑娘,老婆子我身子骨不大好,别过了病气给你。”
刘夫人捂着嘴,强忍着咳嗽的冲动说道。
“无妨,我略懂些岐黄之术,今日过来就是来看您的。”
“那就劳烦沈姑娘了。”刘夫人说道。
沈柠月拿出脉诊开始把脉,过了半晌才道:“伯母是月子里着了凉,落下病根,天气寒凉容易犯病。”
“平时应当注意保暖。”
听了沈柠月的话,刘巧荣才注意到屋里没有生炭火,她抬头看向自家大嫂。
“大嫂,我昨日不是拿了银钱回来,怎么不买炭火?”
刘巧荣的大嫂面露尴尬,扯了个谎道:“一早就让你大哥去买了,这会儿还没回来。”
“巧荣,不怪你大嫂,今年冬天冷,又快年节上了,炭火贵,我让你爹下了朝回来,去西街上买,那边能便宜些。”
“娘,都怪女儿没用,我应该提前买好了送过来的。”
西街离家这么远,一斤炭火也不过便宜两文钱,爹爹还要多跑一趟,从那么远的地方背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