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姐走远了些,忍不住回头去看。
褚优优与萧泾渭谈笑风生,两个人之间隔着一段距离,她在忙忙碌碌,他跟在一旁闲聊其他。她经常会对他笑,在彼此面前,两人全是最放松的状态,能看的出感情很好。
“就这还不是一对?谁信呐,早晚的事。”
郑大哥听见她嘟嘟囔囔的说什么,竖起耳朵听半天也没听清楚,凑近问一问,郑大姐直接白了他一眼,让他该干嘛干嘛去,少打听些用不着的。
萧泾渭没有跟工友们一起吃晚饭,他是特意等着褚优优回来的,两个人聊着下午和晚上时发生的事,虽然去年已经有生产汤圆的经验,但今年才刚开始,既换了生产地址,又增加了不少新人,各方面的协调还需要一定时间,这是急不来的。
好在萧泾渭很有耐心去一一协调,他教着新来的工人熟悉生产流程,组织有经验的几位同学,分管几块区域。这几天的生产计划不多,索性一切慢慢来,闲暇时大家会提前将三天内要用的原料做好第一道、第二道的处理程序,往往这时候是最开心的时候,拆核桃的那一组会跟剥花生的一起竞争,中间还能负责质检的同学大声提醒各自一定要注意到果壳分类,然后很迅速地帮忙做清理,时时刻刻将卫生放在第一位,算是把萧泾渭经常挂在嘴边的强调全听进去了。
大家伙最关心的还是生产季结束以后,今年厂里会不会比照去年的标准,给大家发工资、发奖金发过年的红包。
关于景呦食品厂的传说,在医学院的一些小范围的圈子内流传的很广,尤其是家境困难,急需要勤工俭学的机会来维持生活的那一波人,总是有意无意的凑过来,希望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反而是在食品厂这边得了实惠的同学并不乐意详细说明,一来她们还想来年继续过去帮工,如果去的人多了,或许她们自己的位置会被挤掉,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二来她们也记得褚优优的提醒,在非生产时间之内还是尽量少提食品厂的事,保持着低调,以防止一些得了红眼病的人会使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给他们才建好的新厂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尽管是如此,许多人仍是心里对景呦食品厂怀有十万分的期待,以至于当某个同学回去转达说,寒假的时候,他们这边又要开始招人生产汤圆的时候,一时间涌过来的同学,几乎是瞬间就把所需要的工人数量全补充够了。
不过,萧泾渭依然是有着自己的考虑,他坚持招了一些校外人员,没让厂区内的工人完全是他的校友们组成。并且他还很注意培养这些从不同地点招来的年轻人的技能,从各个方面去观察,坚持选择勤恳老实的那些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他的设想之中,景呦食品厂不可能永远是只在冬天生产,更不会只在学生的假期生产。食品厂必定会逐渐走向正规,到那时,这些学生工人就没办办法参与,仍是要依赖学校外的工人。
不早做打算,绝对是不行的。萧泾渭在心里边有了盘算,他想到的部分,早早做了打算,积累经验的同时,也是为了食品厂的后续发展做好了打算。
这些事,除了褚优优之外,萧泾渭是没法跟别人提起的。
食品厂是他和她的,这个世界上一起关心这个厂的人,除了他之外,就只有她了。
褚优优不停的点头,吃饭的速度也不慢。
抽空的间隙里,她问:“对了,你今晚上是回学校住,还是跟你同学挤一挤?”
学校已经放假,虽然宿舍可以住,但毕竟距离食品厂还有一段距离,如果两头跑,去一次回一次,在路上最少要耗费两个小时。因此,萧泾渭索性让郑大哥帮忙,把厂东侧的大库房收拾出来,再用木板和砖头铺成了大通铺,铺盖卷让他们直接从学校那边带过来,男生住外间,女生住里间,中间用装满原料的大袋子堆起来,做成了一个简单的隔档,看着很粗糙,却并不影响居住。
条件有限,这样子的安排省去了大家在冬天里需要赶路的烦恼。
都是年轻人,白天一起工作很开心,晚上挤一挤也很新奇,所有人都同意这样的安排。
萧泾渭特意比照去年的伙食标准,三餐管饱,每一周都会有一两天的时间里加肉菜,大家吃的好,精力旺盛,干劲明显是要更足了些。
不得不说,自从确定把这处厂房买下来,萧泾渭仿佛是在心里有了足够的底气,脑中的想法更加多了。
褚优优有些心不在焉,吃过晚饭后,她耷拉着头,昏昏欲睡的模样。
“回去休息吧?你累坏了。”萧泾渭提议。
褚优优打着哈欠,使劲的伸了伸懒腰,状似不经意的问:“你的那个做公安的朋友,名字叫许前程吧?”
“是啊,有段日子没见了,他那边可能是有点忙?过几天找机会约他来厂里吃个饭,挑着咱们加餐的时候吧,他单位的伙食也就是管饱,吃不了多好。”萧泾渭习惯性的安排了起来。
“他还在人民路派出所上班?”
“是吧。”萧泾渭猜测着点了点头,“他端的是国家的铁饭碗,肯定不会轻易换单位的。”
褚优优心里也就有了数。
等到萧泾渭疑惑她为什么问起这个时,褚优优已自然转移话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