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徐州的大同互助社来说,汉军大败北疆的消息他们属于在消息还未大肆传开时最先知道的一批,故而他们为汉军欣喜的同时,却又为汉军发展迟缓而着急。
不过,这并不耽误他们作为自来水,主动宣传汉军的功绩,并将与百姓最相关的所谓上供‘美女’条约被废除的消息给广泛传播。
最初大家是不信的,或者是半信半疑,但是随着后来人都在谈论,这个消息也就不得不信。
“我真的想象不到在大同社的领导下,汉军是如何的强大,百姓们又是如何的幸福!”
小小的亭子内,有学子感慨不已,这徐州虽然也不差,但是就粮食生产方面来说,比江南要差了那么一点点。
“你们看,这份邸报是去年秋收的时候,汉军三郡的粮食收入,平均亩产高达两百六十斤,总产量高达两千五百多万石,一年的总产量不低于五千万石。”
“这收入,可真的是不低啊,按照汉军的税收,只需要上缴一半的粮食,这样算下来,百姓所能拥有的粮食为两千五百万石左右。”
“这么多的粮食,若是一个人一天吃两斤,再加上一些野菜之类的,足够吃的饱饱的了。”
“嗯,虽然没有油水饿的快,但也不比徐州的乡下百姓过的差了,不,甚至还要好。要知道徐州可是州府,百姓还能活的下去,若是
“真替徐州的百姓们羡慕大同社治下的百姓啊,这日子过的幸福死了!!”
“哈哈,我这还有汉军新的粮食交税政策,以后啊,百姓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
一个学子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汉军交税的新政策。
“这是汉军新的交税政策,按照一个人一年的口粮是五石来算,超出的便是余粮,余粮不超过一石不交税,余粮一石,征收五升;余粮二石,征收一斗五升;余粮三石,征收三斗;余粮四石,征收五斗;余粮五石,征收七斗五升;超过五石在原有的基础上每石增加二斗五升粮。”
“咱们就按照汉军一个郡有一百万人,那么三个郡便是三百万人,一年口粮便是一千五百万石粮食不用交税。”
“若是汉军按照最好的收成一年有五千万石的粮食收入,那么其中需要缴纳的便是在这三千五百万石粮食中收税。”
“咱们按照平均五石收七斗五升来算,汉军一共可以收税五百二十五万石粮食,百姓手中的余粮为两千九百七十五万石粮食,比口粮都要多很多。”
“这般计算,一个人的口粮基本上在十五石左右的粮食,一天可以的口粮在四斤到五斤左右。”
“这么多的粮食,不要说吃饱了,就是吃好都不是问题!!”
这学子就是这般计算的,但实际情况却远远不是如此,内里还是有不小的差别的。
况且凡是学子,家庭生活都还算不错,对于这口粮的消耗其实还是有着巨大认知差。
其实际问题来讲,两斤的粮食,已经可以让一个人活的很好了,要知道汉军现如今汉军的人口口粮基础都是按照十岁以后开始统计的。
本质上讲,按照人的性别、年龄不同,粮食消耗也是不同的。
所以汉军的实际情况便是百姓回过的更好,汉军所能收到的粮税更少。
不过汉军对于这种情况是有着足够的应对的,并且市场的筹备与开业,也将给汉军带来源源不断的进项。
之后汉军会用这些银子买下百姓手中多余的粮食,彻底的将经济运转开来。
不要看粮税变低了,但是商业税在逐步增长,同时随着银子不断的流转,给汉军带来的收益自会更加的高。
再加上有着炎汉商行等诸多商行、还有罗刹蛮的赔款,接下来的汉军治下百姓的生活只会越发的好。
与此同时,也将会带动军事力量的快速发展,基本上每一天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所以这学子算出来的,真的与实际差的太远。
当然,随着时间的发展,百姓不仅可以吃饱,还能吃好、穿好、住好、玩好。
并且汉军在刘武的引领下,已经开始大肆发展捕鱼业,发动百姓开展养殖业(不是大规模养殖,而是一家一户的小养殖,家中养几只鸡、一头羊一类的)。
不仅如此,就连不适合种粮食的地方,都要种植一些能够吃的果树,随着罐头技术的开发,等到果树挂果以后,又是一大进项。
可以说搞生产,挖掘汉军治下的潜力,都是刘武需要做的,也是正在做的。
而军队上,投入自然也会越来越多,至少百姓们都愿意主动投入。
比如最先实行粮税改制的两个镇子,后续民兵的训练开销,汉军基本上就不会在投入大量的资源,全靠百姓们自主。
而百姓们自然也明白他们真正的出路在哪,所以不要看汉军不投入更多的资源了,但是他们的发展速度却是越发的快了。
可以说,若不是考虑需要防备白莲教,这两镇的民兵,那都是最好的战兵人选,甚至是小队长的人选。
可即便如此,汉军在河图山驻扎了一个营以后,还以这两个镇子的民兵为核心,组建了一支更加强大的民兵队伍。
所以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