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内城远无外城高大,却建在通往身后秦岭的要道之,自成一体。
太守杨仲正和南宫剑说话间,从内城楼下,来五人。
为首一人,身材伟岸,锦衣素服,却是惊涛堂堂主诸葛惊涛,只是少了腰两把短戟。
他身后跟着四人。
其中两人,是惊涛堂的大将,锁链吴德旺和铜锤巴尔图,风尘仆仆,饱经风霜。
另外两人一胖一瘦,都身穿普通士卒装扮。
那胖子面色白净,皮滚肉圆,腰间插着一把蛇一样的怪剑。
另一人身材娇小,赤手空拳,低着头,阴影之下看不清本来面目。
太守杨仲认得诸葛惊涛,匆忙行礼:
“诸葛堂主有礼了,你们怎会赶来这儿,却正好碰这场战事?”
诸葛惊涛回礼道:
“听闻匈奴进犯中原,我惊涛堂岂能坐视不管?”
“原本我带着下属就在不远处办案,见到潼关狼烟四起,知道战事紧急,便赶来相助,希望太守大人莫要见外。”
南宫剑也知道惊涛堂的大名,同诸葛惊涛带来的人纷纷见礼。
诸葛惊涛非常同意南宫剑的意见。
“南宫将军有胆有魄。”
“前面咽喉要道正是匈奴人无法逾越的险要之地,我可以派手下协助将军一同把守。”
他说完,将手一招,身后四人拱手得令。
太守杨仲和南宫剑大喜,点了一千人马,由南宫剑率领,趁匈奴大军未到,一起去往城前要道驻防。
原来诸葛惊涛一行,在天堂有路找到了出口,躲过了牡丹坞的浩劫,接到冥王手令,先行赶往潼关,正好赶匈奴攻城。
诸葛惊涛让剑如蛇古万和红裙艳刀沐仙儿易容改装,带着锁链铜锤,骗过了太守杨仲的信任。
他派身后四人跟着南宫剑去了要道,此时站在太守杨仲身旁,一脸冷笑……。
京都大将费允年,率领三千人马,离开京城,星夜行军,赶往潼关救援。
一路百姓流离失所,纷纷往后方逃难。
清晨,离潼关四十里开外,费允年望见前方狼烟滚滚,不由得快马加鞭。
他一边急行军,一边对左右将士说道:
“前方升起狼烟? 潼关已经遭到了匈奴进犯? 各位将士随我速去增援。”
正午时分? 他们的军队转过一个山坳,只见数十名丢盔卸甲的守城士卒,抱头鼠窜,狼狈不堪,从远方奔袭而来。
“怎么?我到底还是来晚了?”
费允年大感战事不利? 捉住一个士兵问话:
“潼关城现在是什么情况?”
那士兵负了肩? 焦头烂额? 哭着答道:
“匈奴大军一早攻城,现在潼关内外城池都已经被攻破了……。”
费允年大惊失色。
“匈奴一早攻城,尔等只半天时日就被攻破?”
“潼关占有天险? 是抵御贼寇的最佳屏障,如何能被轻易攻破?”
“镇守潼关的大将杨仲,就算再不济,只要于绝壁险要之道驻守人马? 匈奴纵有千军万马也轻易不能越过。”
“你们刚刚升起狼烟? 我大军还未赶到? 这潼关就失了手?却是为何?”
那士卒垂泪道:
“回禀大人,今日郑擒虎将军战死,失了外城。”
“南宫剑将军率队在要道驻防,却不料军队里面出了奸细,里应外合,攻破险要之道,南宫剑将军也身首异处。”
“杨仲太守原本还想在内城殊死抵抗,却也被奸细捉为人质,潼关这才失手。”
听完,大将费允年仰天长叹:
“唉……,到底仍是来迟一步……。”
“好好的镇守潼关,怎会有奸细混入?”
士卒哭诉道:
“是惊涛堂的人,由诸葛惊涛率领。”
“他们不知怎地背叛了朝廷,却投靠了匈奴贼寇。”
费允年怒道:
“黄尚书早已揭发了惊涛堂诸葛惊涛的罪行,天子却未加重视,被他逃了出来,却来到这里向外族贼寇献媚,真是可耻可恨。”
他叫手下聚集从潼关城逃出来的败军,整顿人马,安营扎寨,派出探子继续往潼关探听消息。
不多时,探子回报,果如败军所说,潼关城被奸细里应外合献予匈奴,太守杨仲被生擒,其余士卒几乎死伤殆尽,仅有数百人突围。
匈奴单于在城内大宴诸王,休整人马,似乎还没有继续进军的势头。
潼关城后,除了秦岭山地,再无天险。
潼关失手,京城随时暴露在匈奴人的铁骑之下。
费允年手虽然只有三千人马,但情知事态紧急,不敢再退,就地防御,派人火速往京城告急。
他见这片山地倒还有几分险要,命人守住水源和高处,砍伐树木,堵塞要道,以便阻止匈奴继续南下。
费允年是兵部尚书黄伟鸿亲自向天子举荐的大将,自然有过人之处。
他临危不惧,居然将三千将士调动得井井有条,仅半日功夫便在险要之地,搭建好三座连营,营前布满荆棘,严阵以待。
潼关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