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爷把手往下压一压。
“正好现在地里没什么活,大家伙也快准备过年了,宝根,咱们定大队一头猪,猪头留下来,不止要办流水席,咱们还要开祠堂,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李家的列祖列宗。”
一听要开祠堂,院子里的人顿时哗然。
李家的祠堂已经十年没有开过了,谁家有了孩子,也只是告诉三爷爷,三爷爷让人在族谱上写上名字,还从没开过祠堂。
“三叔,能行吗?”
“怎么不能行?”
三爷爷看着他们李家的族人。
“我问过爱宽了,爱宽说,现在没事了,咱们能开祠堂了,十年了,正好有这件大喜事,也该让老祖宗们一起乐呵乐呵。”
一听爱宽说没事,大家伙闹哄开了。
“三叔,猪头交给我们吧。”
七婶从人群里走出来:“庄二婶烀猪头的手艺最好,我们帮着她做猪头,让祖宗们好好尝尝咱们的手艺。”
“行,交给你们了。”
“既然要祭祖,买猪的钱就不能让宝根他们三家出了。”
四爷爷手里牵着孙子站出来:“咱们这么多年没有好好的祭拜过祖先,祭祖是咱们整个李家的大事,我们一起出钱。”
“是啊,三叔,祭祖用的猪,咱们一起出。”
李家族人不停的附和。
“好,祭祖是大事,爱国他们的流水席是喜事,咱们一起凑份子,大家沾沾喜气。”
三爷爷摸着胡子,乐呵呵的说道。
“就是啊。”
听见大家伙的这些话,李宝根笑得合不拢嘴,倒也没有不识趣的说要出钱的事。
自从开办了养殖场,村里搞了副业,在大队里,只要你肯干,家家户户年底分的钱都不少,这么多户一起买一头猪,划下来一家花不了多少钱,自然不会有人计较这些。
“等我回去翻翻黄历,把开祠堂的事先办了,宝根,你们三家开始着手准备流水席,咱们祭完祖,就吃席!”
“是三叔。”
李老爹乐呵的把这事给应下了。
李家屯的气氛,因为流水席和开祠堂变得空前的热烈。
三爷爷翻烂了黄历,到底还是把祭祖的时间定到了除夕的早上,早上祭祖,中午流水席,晚上大家伙回自家吃年夜饭,一整天都热热闹闹的。
“青青,我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氛围!”
廖圆帮着择菜,看到家里人来人往的李家人,每个人面上都是笑呵呵的。
“大家伙都好高兴啊!”
青青笑容温暖。
“能不高兴吗?我记得小得时候,过年都是要祭祖的,那时候祠堂开着,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往祠堂送点,小孩子最喜欢在祠堂门口玩了,因为祖宗吃完,我们就能吃了,那时候,即使一天不回家,在祠堂门口,也能混的肚子溜圆。已经十年没有祭祖了,现在三爷爷说开祠堂,大家伙当然高兴。”
“真的?你们那时候过年更热闹吧?”
周欣听了一嘴,跟着凑了过来。
“是啊,很热闹,比前几年热闹多了。”
青青低头削土豆。
“今年咱们也能见识见识了,不过我听说女生不能进祠堂,是真的吗?”
廖圆虽然没见过,但是也听爸妈讲过,以前的祠堂,是不能让女孩子进的。
“以前是的,”
青青仔细想了一下:“自从咱们国家建立,大领导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之后,这个规矩就没了。”
“真好。”
廖圆的语气里有着微不可察的羡慕。
“我奶奶他们要是有这个觉悟,我妈和他们的关系也不会差成这个样子。”
“像李家这样的能有多少啊。”
祝妙走过来,蹲在水井边帮她们干活。
“咱们能在这,就知足吧。”
“也是,”
廖圆释然的笑笑:“最起码以后,咱们要是有了女儿,不会吃重男轻女的亏。”
“重男轻女?”
李爱岁手里拿着红灯笼,从她们身边走过,正好听了一嘴。
“我说嫂子们,咱们家不重女轻男就不错了,还重男轻女,这话要是被三爷爷或者我爹大伯他们听到了,不发火才怪呢!”
“爱岁,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呢?”
李爱宽站在凳子上,紧等慢等没等到红灯笼,张口喊了一声。
“这就来。”
李爱岁忙不迭的把灯笼给送过去。
“真行,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红灯笼,这东西,好多年没见了。”
周欣看着红彤彤的大红灯笼,脸上晕着红晕。
“三爷爷让爱国从祠堂里拿出来的,应该是以前用的,被收到祠堂里,一时半会的,这东西现在可不好买。”
张兰看着大门两旁挂起来的红灯笼,那股喜庆劲,把冬天的冷都给驱散了。
红灯笼下,一群孩子蹦着跳着,小手一抓一抓的。
“怎么挂在这了?祠堂里有吗?”
菜洗好了,青青把手上的水擦干,问大嫂。
“当然有了,已经挂上了,红灯笼不多,只有咱们三家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