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还是那个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思想,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别说什么唐朝时期的人不愿意去学医,觉得学医没有前途。
这时候的医师,那都是受人敬仰的。
真正有一些水准的医师,没有人敢惹。
就是山匪拦路抢劫,遇上了医师,也要毕恭毕敬地放人。
为啥?
那些有能耐的医师,手上救活了多少人。
冷不丁,那些人之中,就有不怕死的,想要为这医师报仇的。
啥时候,摸到了你的身边,从背后捅你一下。
你也是防不胜防。
关键是,山匪也不是铁人,不可能不生病、不看病,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是山匪啊。
要是万一点子扎手,自家损伤比较大,那不还得找医师救命。
宁愿得罪皇帝,也不愿得罪医师!
可医师既然如此受欢迎,为何想要组建一支军医队伍,会让李世民感觉到为难呢?
也是因为,医师确实比较受人尊敬。
各地都有医馆,也有不少医师。
可让这些医师去从军一起到战场上,给士兵们疗伤?
愿意去的医师没有多少。
除非是能给钱,还要给得让他们满意。
可是,朝廷能有多少钱呢?
每次出征的消耗都是非常大的,军饷和抚恤金要发放到位吧?
可能,请那些医师去从军的花费,还不如士兵死了,直接给抚恤金,还会省一些钱呢。
再加上,医术不是那么好学的。
庸医也会被大家用唾沫淹死,用药吃死了人,可能也会承担刑罚的。
还有一点,一般也都是把医术当做是传家宝,一手传三代。
你想要学医,除非是良家子,然后上交学费,再免费给医馆打工好几年,才可能教你真正的医术。
不然,你一个贫苦之辈,想要学医?
那些医师还要嫌弃自己多养了一张嘴,浪费钱呢。
总之,医师的身份尊贵,却也有着局限性,医术的传承也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从而附加了很多条件。
陈平安则是向李世民说起了后世的医疗情况,“陛下,在千年之后,国家建立了公办医院。”
“几乎每一個县城都有一家公办医院,也就是国家医药局管理和建立的医院。”
“当然,也是因为千年之后的科技发展之后,西医压倒了中医。”
“什么心电图、核磁共振、血液常规检查、脑电图、彩超等等,用的都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人体进行一个扫描,查看哪一些脏腑出现了病变。”
“再加上,这些医院通常采取的治疗方案是做手术,还有打药水等治疗方法,所以呢,病人通常是直接住在了医院里面。”
“这就有了护理病人的护士,也有了住院的各种费用等。”
“如此才能撑起一个医院的运转,才有了很多很多生病就要住院的病人。”
“而为了满足百姓们对于治疗疾病的需求,为了支撑各地医院对于医护人员的需求,国家又建立了医学院。”
陈平安先是介绍了一下千年之后的医疗情况,然后讲述从一个医馆,如何演变成为医院,而医院的各种花销,各种规则,从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医疗费用、医疗保障、医疗保险等知识点,着重讲解。
仅仅是一个医疗,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是可以讲述出来很多很多东西的。
这里面才是大有作为。
在大唐,虽然没有西医的理念和知识点,也没有医疗器械,更不可能去推广什么西医治疗之法。
但是,可以完善如今的医疗制度啊,从种植药材,再到药馆、医馆、再到医师、病人,形成一条稳定并且有序,还要可持续发展的链条,也不是不行。
不仅仅可以给大唐创造收入,还能够宣传让百姓们能够看得起病,看得了病,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这才是仁政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想象一下,一个把百姓们的命当做是命的帝王,又将会多么的得人心。
至于什么,这是吸百姓的血。
试问,若是生病了,却因为没钱,请不起医师看病,更没钱抓药,最后等死。
人死了,可什么就没有了。
好死不如赖活。
若是看了医师,抓了药,治好了病,完全可以劳作,获得收入啊。
特别是男人,作为家中的顶梁柱。
岂能因为药材很贵,所以治不起病,最后等死,然后妻子改嫁,儿子改姓,又或者是妻子改嫁,儿子乞讨?
完善医疗制度,让百姓们治得起病,从长远来看,还是利大于弊。
小病吃药,大病长期吃药,重病那就听天由命。
总好过,小病就直接一命呜呼了强啊。
李世民听完,只觉得受益匪浅。
并且也觉得此法可行,实在是太可行了。
此法不仅仅可以为大唐创收,还能得民心,实在是一举多得的良策。
这要比修路还要有可行性。
李世民当即振奋不已,在郭安召来了几个御医之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