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正是逢五,陈旭东要送鸡蛋,陆明峥搭车,祝晓敏拿了两瓶自己熬的山楂酱,三个人又一起去了县里。
陆明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虽然舍不得祝晓敏,但更想尽快把事情办成,也就中间下车,直奔长途站。
进了供销社,仍然是陈旭东去结算鸡蛋和枣子,祝晓敏拎着山楂酱直接去找严一民。
按照她的提议,严一民把前边的女售货员找来尝了山楂酱,也就决定试一试,只是玻璃瓶要不少成本,最后决定和酱油、醋一样,先用桶散装。
定了山楂酱,祝晓敏又笑:“其实山楂还可以做成冰糖葫芦和山楂糕,孩子们喜欢吃。”
冰糖葫芦没有人陌生,严一民仔细问了山楂糕的做法,也决定试试。
只是做冰糖葫芦,前期要洗要串,比较费人工,后期要用冰糖,村里又缺材料,最后决定队里做成半成品,送到县里,最后一步由供销社自己加工。
陈旭东进来的时候,事情已经办完,祝晓敏让他帮忙,拿着严一民给的几只盛食物的大木桶一起上了拖拉机。
拖拉机出了县城,陈旭东听她说到冰糖葫芦,一脸佩服:“山楂一斤也就两毛,按收购价,我们也只能挣一毛,现在我们只是费力气串一串,一斤就两毛五。”
祝晓敏好笑:“账可不能这么算,这山楂还要削竹签,还要串起来,人工也是钱啊。”
可是人工加竹签,赶上山楂本身贵了。
陈旭东摸摸鼻子,总觉得严一民没转过弯来。
祝晓敏继续引导:“更何况,现在一串冰糖葫芦就要一毛钱,就算加上冰糖的成本,他们三串也卖回来了,一斤山楂,可是能串四到五串。”
陈旭东听的连连点头,反正冰糖葫芦价钱公道,他们和供销社都有得赚,皆大欢喜。
串山楂的工作简单,却很耗时,祝晓敏可不愿意拿给知青们干,直接去找了谷满仓。
谷满仓听说又有钱赚,自然不排斥,立刻把夏栋梁叫来,两人一合计,找一个队里会些手艺的男人破竹签,另有两个人把竹签削光滑,之后通知了之前剥葵花籽的女人们,给大家分了工,有两个负责清洗山楂,四个负责去掉山楂外边的果柄和尾蒂,剩下的人就八个一串串在竹签上。
事先和这些人说好,完成任务,都记基地的工分。
基地的工分和队里的工分一样值钱,还有额外的福利,大家一听,自然是非常乐意。
当天动员,第二天就开工,场地就在大队部的院子里,大婶、大嫂们拎着板凳过来在院子里一坐,撸起袖子就干。
祝晓敏借了大队部的灶,把处理好的山楂拎一桶过来,山楂煮熟去籽再辗成泥,再按比例加了糖,一边熬山楂酱,一边把步骤教给做饭的大嫂,之后让她们看着火,自己琢磨山楂糕。
山楂糕的主要原料还是山楂,藕粉主要是为了山楂糕的凝固和增加弹性口感,云中地区没有那个东西,所以可以用淀粉代替,只是少了一些藕粉香。
好在这个地区的人本就没有尝过那个味道,稍差一点倒也不怕卖不出去。
这一来,她就要尝试添加藕粉的配比,先取了少量,慢慢的试。
第一笼,品相看着不错,可是没有办法切成形,看着像果冻一样,显然是淀粉放少了。
嗯,放一边,拿回去给罗烨吃。
第二笼,切出来成形,颜色又偏淡,味道也不够浓,那就是淀粉放多了。
嗯,放一边,拿回去给罗烨吃。
第三笼,晶莹剔透,qq弹弹,口感级好。
这就成了!
祝晓敏立刻又叫个做饭的大嫂过来,把配比告诉她,教她一步步的操作。
这么一折腾,大队部院子里立刻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看着几个人都上了手,祝晓敏又嘱咐好负责大灶房的蔡大嫂后续的事,自己又去看前边串山楂的情况。
看到祝晓敏过来,婶子、大嫂们纷纷打招呼,一个个都是满脸的笑。
虽然不知道这活儿能做多久,可是只要记了工分,就有钱有东西可分,可以贴补家里。
祝晓敏一一应了,又和大家闲话一会儿,看看大家串起来的山楂,又叮嘱:“看到坏的烂的,千万挑出来,我们宁肯少赚点,也不能把这生计砸了。”
她们挣的是工分,可是卖了的钱是归集体的,人人有份。
听到大家答应,祝晓敏去前边找了几条刚破开还没有削的竹签,把前两次没有做成的山楂糕拿着回了知青点。
这个时候才是半下午,学校还在上课,机动组轮王小雅休息,正一个人坐着缝棉衣,见她回来,立刻笑着打招呼,见她拿着两个铝饭盒和几根竹签,好奇的问:“晓敏姐,你拿的什么?”
祝晓敏笑着揭开饭盒给她看:“取勺子尝尝。”
王小雅听说有得吃,急忙把棉衣扔下,跑去拿了勺子,找颜色鲜亮的挖一勺,一抿唇,那东西就滑滑的进了嘴,酸酸甜甜,眼睛一亮问:“这是什么?”
祝晓敏笑:“我在大队部试做山楂糕,结果这个淀粉放少了,切了拿不完整,不过口感不错。”
王小雅去看另一盒,见整整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