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御医看着地上的豆子思考,榨油,荤油是用油炸的,但这豆子只会越炸越硬,不能炸,那只能下先来试试水煮,还可以烹、炒、煮,一样一样,总能找到正确的方法的。
伯爷找他的第一件事,总不能搞砸了,张御医吩咐人开火,开始了各种尝试。
舒潇潇是只吃过大豆油,至于具体的炼制方法还真不知道,这只能靠方御厨了,实在炼不出来的话,就多找些人呗,他相信老祖宗的指挥,小小豆油,肯定,拿下!
还有花生、芝麻这些应该都在海外,还没传过来,要不是天气太冷,她都想蹲在码头盯着了。
也不能一直等着,她现在好歹也是伯爷,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得找人和那些出海的人打个招呼,她要收种子、植物,谁能带回来她感兴趣的种子、植物什么的,高价收购,没有利益,就没有动力,她得把这些人的动力调动起来。
这样大家才会对她的要求放在心上,找到各种作物不是指日可待。
而舒潇潇这边忙着找人高价悬赏的时候,朝廷这边也是忙的不可开交,归其原因还是红薯的事。
红薯的产量,景明帝是亲眼看过的,且听清寒说,不止那些红薯可以做种,红薯下种后,出来的红薯藤也能栽种,这样算的话,半个大宁都种上红薯都不是难事。
但种子越多,事情就越多,红薯是新的品种,好多人都不知道,他们愿意冒这个险吗?得想办法说服百姓们种红薯,还有红薯的繁殖能力太强,景明帝还想把种植方法保密两年,这样红薯怎么育苗,在哪里育苗,都要考虑好。
还有这些大臣们,听到消息虽然有点诧异,但也不是不相信,堂堂帝王,还不至于拿这种事耍着大臣玩。
甚至一些之前听过这种小道消息,都以为是那些孩子的妄言,谁也没放在心上,现在皇上既然提了,看来不是捕风捉影,而是确有此事。
更有不少大臣对于叶伯爷的‘救驾之恩’有了猜测,他们可是知道书院搞得那什么农科,叶伯爷就是农科唯一的学子,现在看来,成果斐然啊!
当然这些都是小问题,现在现在他们面临的才是大事,亩产千斤,这可是要颠覆以往的人们对作物的认知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若是可以参与进来,并做出实事,可能是名垂千史的事啊!
这不比夺嫡有意义多了,夺嫡还有没命的危险呢,这个可全是机遇啊!
这妥妥可能是他们任职期间遇到最大的红利,这干好了,不管在百姓中还是在朝堂上都是极大的功绩啊!
感谢皇上,感谢叶伯爷,以后他们一定会把叶伯爷当成自己孩子看待的,谁在敢找叶伯爷打架,他们先动手。
虽然要保护叶伯爷,但后续有什么问题,还是要看叶伯爷的,此事肯定不会离了舒潇潇,所以景明帝虽没有明确指出舒潇潇,但也和朝中能干的大臣,这也都是皇帝的心腹,全心全意为大宁付出的。
给他们透了口风,别的不说,就叶伯爷这个能力,这些大臣们也不希望叶伯爷有什么危险,有什么事,他们也会斟酌办理。
现在到底三国鼎立,有些事情该保密的还是要保密的,这些大臣们都是忠于大宁的,他们知道了,舒潇潇也是多了几把保护伞。
不止大臣,皇子们一个个也激动了,自古民以食为天,他们若是能抢到这个差事,还把事情干好了,定会民心所向,绝对是他们夺嫡之路最好的阶梯。
一个个甩了膀子参与进来,恨不得亲自下地,给百姓把红薯种上,比自己媳妇生孩子时还尽心。
皇帝对这种情况自然乐见其成,这也可能是他在位期间最大的功绩,是他可能青史留名的重要功绩,他很放在心上,谁要是敢搞砸了,那他就把这人搞砸了。
也因为皇帝强硬的态度,大臣们虽心情火热,但到底没谁敢擅自插手,因为这事太大,皇帝肯定不会让一家独大,他们也没人能吃下这么大的饼,只能尽力帮着出主意,只要他们的能力皇上看见了,这么大的工程,自然有他们忙碌的时候。
按照他们的算法,书院后山那几亩地估计都不够育苗的,他们需要找其他的地方,育苗的地点,平常的看护,还有幼苗的输送,都需要有人负责,还有远一点的地方,是过去育苗,还是把苗送过去,都需要考虑。
要尽量让百姓都种上红薯,说不定明年大宁百姓都不用饿肚子,他们大宁走向富强指日可待。
红薯是个新出的品种,虽说是可以亩产千斤,但见过的人也不多,百姓愿不愿意冒着险?这都是问题,好在红薯对土地的要求不高,说服百姓种的可能性更大些,但也需要有官员负责。
还有肥料,现在既然已经确定肥料的确可以让庄稼高产,那肯定要用起来,虽然有点埋汰,但只要能让粮食高产,能不饿肚子,谁管它埋汰不埋汰呢,但肥料要按正确的方法,不然容易烧死幼苗,那就要派大臣去负责教百姓正确的使用方法。
以前这些肥料都是人们嫌弃的东西,没人在意,但要知道这玩意能让粮食高产,还不得抢疯了,所以说了法子后,还得注意百姓的行为,肥料怎么分配,一定不能造成百姓间的冲突。
人家都是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