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10团在光华铺进行了艰苦的战斗,并接到了军团的命令:必须拼死挡住桂军的进攻,确保渡口安全。
红10团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由于缺乏支援和后续力量不足,渐渐地支持不住了。
激战到中午时分,光华铺阵地失守,红10团团长迅速组织部队,向占据光华铺的敌人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在冲向张家岭高地的关键时刻,团长杜中美不幸中弹,英勇牺牲。这一天,接连失去了两任团长,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红10团在政委的带领下,再次向光华铺发起冲锋,但依旧未能夺回阵地。
在激烈的战斗中,政委腹部受伤,无法继续指挥,部队被迫撤到光华铺北端,从石门飞龙殿到碗渣岭、大洞村,再到茅坪岭的湘江延安一线,构筑了第二道防线。
12月1日清晨,红5师第14、15两个团从新圩阻击战中撤出,渡过湘江,迅速赶到界首西岸,与红13团会合。
他们接过了红10团的防务,继续阻击光华铺的敌人。
红10团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付出了四百多人伤亡的沉重代价,但他们成功完成了掩护任务。
团长沈述清和接任的团长杜中美,在短短的一天之内相继牺牲,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红10团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记在红三军团军史。
1934年11月28日,红1军团第2师的先头部队在鲁板桥与自全州南下的湘军16师展开了激战。
尽管湘军兵力远超红1军团,但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为了保存实力,红1军团2师先头部队决定退往脚山铺,一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却成为了关键的阻击阵地。
从军事角度来看,脚山铺地势南高北低,使得从北面上来的敌人只能处于不利的位置进行仰攻。
但脚山铺的正面过于宽广,需要大量的兵力来防守,这恰恰是湘军的优势所在,面对重重困难,红1军团已无路可退,只能拼死抵抗。
同一天,红军总部得知红1军团未能成功抢占全州后,立即下令部队阻击由全州向南及西南前进的湘军,以确保总部纵队能够顺利渡过湘江。
红1军团迅速做出部署,尽管各部队尚未到齐,但红15师已奉命保护红军总部,而红1军团能够动用的部队仅有红1师2团、红2师的5团和6团。
与此同时,从全州南下的湘军却是兵强马壮,拥有三个师和一个支队的兵力。
11月29日凌晨,真正的苦战拉开了帷幕,湘军出动了九架轰炸机对红1军团防守的脚山铺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随后又集中火力进行猛攻。
红1军团构筑的阵地非常巧妙,湘军的进攻未能得逞。
当湘军大部队攻上脚山铺时,红军战士们才展开激烈的还击,将湘军打得节节败退,夜幕降临后,湘军无奈只能狼狈撤离。
由于兵力严重不足,红1军团在阻击战开始前请求红1师主力协助红五军团守道县以及防守界首的红2师4团返回增援。
11月30日,湘军继续发起进攻。随着湘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势,红1军团各处阵地开始出现漏洞,伤亡人数不断上升。
湘军的目的本就是为了消耗红军的实力,而红军战士们却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誓死保卫阵地,为总部纵队的顺利渡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湘军倾尽全力,兵力倍增,意图拉长红军防线,寻找突破点。
红军第1军团虽明知其意图,却仍坚守阵地,为大军过江争取宝贵时间。
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但伤亡惨重,米花山更是被湘军的炮火化为火海。
湘军不惜代价,派出敢死队消耗红军实力。
11月30日,红1师师长率领1团、3团主力及时赶到脚山铺,与前一天抵达的红2师4团会合。
红1军团立即调整部署,抽调各师主力组成预备队,其余力量沿公路两侧布防。
红3团在激战中虽遭受重大伤亡,但面对湘军更惨重的损失,形势依然严峻。
一位红军干部在日记中记录道:“敌人三个师在七架飞机的掩护下猛烈进攻,我团六次击退湘军冲锋。”
“湘军见正面进攻无果,便改变战术,加强正面火力,同时从侧翼和后方迂回进攻。”
“我们已四夜未眠,一天多未进食,身体疲惫不堪,但仍与敌人争夺阵地。许多阵地都是在战士全部阵亡后才失守的。”
关键时刻,红1军团下达了撤退命令,使红3团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米华山阵地战况惨烈,积尸如山。
红1师防守的公路左侧主要阵地相继失守,红2师也陷入困境。
红5团团长在激战时刻手持短枪冲锋陷阵,却不幸腰部中弹,战士们拼死抢救,才将他从火线救下。
团长负伤后,红5团仍顽强抵抗,展现了红军的英勇与坚韧。
年仅26岁的易荡平,这位红5团的政委肩负起了全团的指挥重任。
红5团不仅伤亡惨重,而且原本就稀缺的武器弹药在连续的血战中几乎消耗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