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一行车队到达西山脚下,和二品以下的官员汇合。
除了刑部江尚书,没任何官员知道今日到西山为何,包括左右丞相,只是深夜得宫中传令,今日随陛下上西山观景。
难不成陛下突发奇想,带领众臣来个秋冬寒风游?这西山的气温,可是夏季都得穿件外套才扛得住那种。
陛下究竟意欲何为?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不及细想,已经行进在爬山的路上。
周将军开道,李将军殿后。意气风发的皇帝带着两个丞相走在最前面。皇后搀着太后走在中间。
杨真真和江侍郎、周诚走在一起,三人边走边聊,很是愉快。
快到湖边的时候,杨真真默念:“雪娘子,我来了,一会看到皇帝你要摆个仪仗。”
似乎感受到了雪娘子的回应,杨真真又默默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
走在前面的皇帝最先爬到山腰,面对一望无际的湖面,心里念叨着“京城之西,山水之间”,期待着祥瑞的出现。
一刻钟后,所有人都到达了山腰,随着皇上继续前行。
湖面水波不兴,只有少量的透明鱼在水面探头探脑。
西山冷水湖里的透明鱼,众人都曾看过,并不觉得稀罕。
今日阳光甚好,都穿得厚,又才爬了山,故而并不觉得寒冷。
走了一刻钟左右,忽闻一阵鼓乐之声,众人都停住了脚步。
侧耳细听,声音从远处滚动而来,又像来自水底,且越来越大声,越来越密集,似乎要破水而出,偏偏那水,还是水波不兴的样子。
忽然一人高喊:“大鱼,好大的鱼。”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看去,一条一尺多长的透明鱼如游龙一般,直接往皇帝所在的岸边游来,到岸边还有几米远的时候,突然停住,一跃而起,落下,再跃起,落下,再跃起,落下。
就有大臣大声道:“透明鱼在拜见陛下。”
皇帝诧异不已,就听水底的鼓声急迫起来,无数的透明鱼出现在水面,随着鼓点,一跃而起,竟然在空中形成几个大字:拜见真龙陛下。
鼓声再变,鱼儿重新跃起,水面上出现八个字:帝主良贤,盛世已现。
太神奇了!
皇帝看呆了。
就见左右丞相已经率领众臣跪倒:“天降奇瑞,佑我大业,帝主良贤,盛世已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仰天大笑:“神鱼出世,神谕天下,朕之盛世已现。”
又跪倒:“弟子拜谢圣母娘娘。”
杨真真心里暗念:做得好。继续!
雪娘子得到鼓励,更来劲了,须臾又是一阵激烈鼓声,众鱼飞起,空中是十个大字:寒衣暖天地,升米解肠饥。
雪娘子啊雪娘子,你超额完成了任务。
左相叩拜道:“陛下,寒衣计划深得民心,这是神谕让朝廷实施升米计划啊。”
皇帝点头,一口答应:“户部听令,冬月之前,按一人一升糙米的分量让老百姓到官府衙门领米,让百姓过个好年。”
“陛下圣明,只是户部统计,如今官府糙米囤粮不足两百万斤,国不可无囤粮,这是万万不可动的。”
江尚书跪倒:“臣建议统一发放掺了石子的糙米,每人两升。”
皇帝先是皱眉,后来眼睛一亮:“江卿言之有理。”
户部尚书:“那就更不够了。”
皇帝慨然道:“国库挤出五万两银用于升米计划,朕私库捐一万两。”
户部尚书眉头都快揪成一个疙瘩:“臣大概算了下,实施升米计划,按一人两升计算,至少需要一千万斤糙米。糙米市场最低价为十文钱一斤,大概需要十万两银。”
意思就是,区区六万两银,是不够的。
皇帝不发一言,让他私库再掏四万,那跟割肉一样。
国库的钱也不能再增加,年底了,各项开支还在御案的折子里张着嘴。
毕竟这个升米计划是预算之外的。
场面就有点尴尬。
杨真真眼珠子一转,快步上前:“贫尼收入不多,愿为升米计划捐一千两银。”
众人一愣,立即反应过来。
大师傅轻掷一石,目的是为激起千层浪。
右相赶紧跪下:“老臣愿为升米计划捐一千两银。”
右相把乡下的一大家人都接到京城里养着,虽然位高权重,家里并不很富裕,捐这一千两,的确已经是极限。
江尚书跪下:“微臣愿为升米计划捐一千五百两银。”
左相跪下:“老臣愿为升米计划捐四千两银。”
“臣愿为升米计划捐五百两银。”
“老臣愿为升米计划捐一千两银。”
“臣愿为升米计划捐三百两银。”
……
四万两银子很快凑齐。
皇帝龙心大悦,感激地看了他的大师傅一眼。
无论何时何地,还得有大师傅啊!
“户部把各位大臣今日捐款都记下,等国库丰盈,朕把这些银子都退给大家。”
皇帝对国库丰盈充满信心,主要是国库每天都在进钱,等找到那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