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30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老祖,我饿了。”
杨轩刚在河边把手洗干净,回到众人身边,就听到小皇帝开口了。
他抬头看了看了天色,估摸着现在应该都已经未时13:0014:59:00好几刻了。
“行,那我们就找个地方吃饭。”杨轩笑着说道。
此次出来,他并没有带吃食。
一来是麻烦,二来则是想让小皇帝体验体验百姓的吃食。
身为皇帝,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万万不能脱离百姓的。
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王朝建立初期,国家发展迅速,君明臣贤,制定的政策也适合当时的国情。
这不仅仅是因为王朝建立之初利益重新进行了分配,各阶级矛盾不明显。
还因为皇帝和臣子对民间的了解足够。
毕竟打天下的这帮人都是跟着老大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人生阅历和经验足够丰富。
而经过这么两三代人之后,皇帝从小就是在深宫中长大的,对民间的了解,全靠臣子和身边的太监等外人之口。
如此脱离百姓,脱离实际,怎么可能不被蒙蔽。
宦官乱政,臣子的权力增大,皇权的削弱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杨轩带小皇帝微服私访,就是想让后者对民间能够多些了解。
也有利于其日后亲政。
这是第一次微服私访,但绝不是最后一次微服私访。
正好附近有个村子,杨轩打算带小皇帝去那里吃顿饭。
同时也跟村子里的百姓讨论一下今年的粮食收成。
一年的收成行不行,百姓很早就能看得出来。
这毕竟关乎着他们的肚子。
杨轩告诉了小虎去村子里吃饭的决定,然后让他将马车找个地方赶远一点,并留个人看着。
毕竟这马车的规制,明显不是一般人能坐的。
乘着马车去村子里,必然会引起轰动,杨轩还怎么跟百姓拉近关系聊天?
这可是京师范围,百姓对各个等级的马车规制也是有所了解的。
听到杨轩的话,小虎指了个手下让他去赶马车,然后自己就跟着杨轩朝附近的村子走去。
距离不是太远,走一会儿也就到了。
杨轩左手牵着小皇帝,右手牵着二小子胡磊,一手一个。
至于大小子胡岳,他面无表情,手里拿着自己的短剑个子小,只能用短剑,整个人显得酷酷的。
于谦跟在几人身边,情绪并没有多高。
显然是担忧今年的灾情。
杨轩也察觉到了于谦的情绪,他看了一眼对方,道:“廷益啊,这天灾年年都有,我们能做到就是提前发现,做好预防,尽可能的降低损失。”
“同时准备好赈灾。”
“该安排的我们都已经安排下去了,剩下的,我们可以回去了再商议嘛!”
闻言,于谦收起情绪,恭敬道:“老爷,我知道了。”
朝廷能做的就是这些,在天灾面前,人实在是太渺小了。
所谓人定胜天,则是人们在面对天灾时不屈服的抗争精神。
见于谦不再胡思乱想,杨轩便不再去关注他,而是继续和小皇帝闲聊了起来。
身后的小虎等人不紧不慢的跟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预防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
也许这个时候他们的脑海中会有一幅这样的画面:一行人走着走着,前方道路两旁忽然窜出十几名刺客,要刺杀镇国公和陛下,而他们不畏强敌,奋勇杀敌,将所有刺客斩杀殆尽。从此以后得到镇国公和陛下的赏识,人生开始平步青云,直至走上巅峰。
他们听说过镇国公的战斗力很强大,但并不相信镇国公一大把年纪了还能和以前一样强大。
杨轩并不知道身后的锦衣卫在想些什么,当然就算知道了,也只会是一笑而过。
年轻人嘛,有梦想挺好的。
一行人终于进入了村子里,路上也并没有如几名锦衣卫想象的那样出现刺客。
杨轩等人进入村子不可避免的引起了注意。
首先就是他们身上的衣服,不是富贵人家穿不起。
而且给人的感觉,也和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不一样。
“这位贵人,不知从何而来?”
一位老者上前搭话问道,看样子在这个村里属于是有威望之人。
应该是里长之类的。
毕竟其穿着也比其他百姓要好一点,补丁更少。
“我等不过是一行脚商人,路过贵地,已过晌午,还没有吃饭,所以前来讨口吃的。”
杨轩笑着回答。
不过这话,面前的老者显然不相信,眼底还闪过一抹警惕之色。
大明朝商人地位低下,立国之初,老朱就对社会各阶层的穿着制定了详细的服饰制度,规定商人的衣着只能使用绢布等材料,不允许穿戴丝织品等更为华贵的材质。
而杨轩、于谦和三个小家伙身上衣服的材质显然不是绢布,是比绢布更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