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子西头,有一大片柳树林,密密麻麻的柳树,遮天蔽日。一到夏天,柳树林里的知了声响成一片,孩子们都喜欢去柳树林里玩。一来柳树林里不见一丝阳光,凉嗖嗖的细风,比河边还要凉快。二来,柳树的树干上,爬了很多知了蜕下来的皮,我们这里的人叫它叫知了皮。知了皮学名叫蝉蜕,具有散热祛风,透疹利咽,明目消翳的功效。上了火嗓子疼嗓子哑或者是得了热感冒,不用去医生那里拿药,抓一把知了皮熬水喝,两三天就好了。村里的大多数人,家里都是一年四季存着知了皮,以备不时之需。捡知了皮不是力气活,岁七八岁的孩子玩着就干了,凡是有孩子的人家,夏天都会指使孩子去柳树林里捡知了皮。除了自己家里备用,捡的多了,还可以拿到公社收购站卖钱。除了地头坡上的草药,蝎子、簸箕虫还有知了皮,收购站里都收。不能去队里挣工分的孩子,到了春夏,一般的都不闲着,除了刨药材,还有捉蝎子、捡知了皮的,能干点啥是啥。
那年夏天,老奶奶生病了,吃村里医生的药不见好,爷爷奶奶借了队里的排子车,拉着她去城里的医院看病。临走前,爷爷吩咐大伯大姑和我爹去山坡上刨药材,让二姑带着三岁多的三姑,去村西柳树林里捡知了皮。知了蜕皮,一般都是爬到一定高度,它们自己觉得安全了才开始蜕皮,所以知了皮都在树干上离地面六七尺高的地方。一般的孩子捡知了皮,都是在树下转悠转悠,看到有够得到的知了皮才捡起来。二姑不是,她先在树下看看,发现哪棵树上知了皮多,就让三姑在树下等着。她自己脱了鞋,出溜出溜爬到树上,见一个摘一个,这根树干上有多少个知了皮,也逃不出二姑的手心。摘下来的知了皮,不能往口袋里装,不小心会挤坏。二姑三姑都梳着辫子,嫌着篮子碍事,二姑就把知了皮一个挨一个别在自己和三姑的头发上。这样做,知了皮在头上一天也不会变形,头发上别满了,也不影响她背着三姑回家。到家再摘下来放到篮子里,完整的知了皮,比别人在篮子里晃荡了半天的还要好一些。
那天,二姑捡的知了皮特别多,她和三姑的头上都别满了,还剩下好几个。二姑就把多余出来的知了皮,平分给了一起去的会计家二小子和支书家的大孙女,几个孩子一起高高兴兴的往回走。在她们走过张家门前的时候,张家二婶子出来喂猪,看到我二姑三姑满头的知了皮就眼馋了。
“二妮儿,我这两天嗓子疼,把你的知了皮给我吧,我熬点水喝。”
这张家二婶子的男人是独子,按说该叫她婶子,因为她男人在堂兄弟中排行老二。家里的人都喊她老二家的,村里的人就随着二嫂子二婶子的喊。二婶子有个毛病,就是平时爱占便宜,经常花言巧语骗取孩子们从地里捡的东西。以前也是这样的借口,要过二姑的知了皮和簸箕虫。二姑知道她的毛病又犯了,自己爬树胳膊腿都蹭破了皮,她一句嗓子疼就想拿走,自然是不肯给她了。二姑也不说话,背着三姑,越过她只管往前走。
张家二婶子眼看二姑不搭理她, 砸着嘴笑着说:“哎吆唉,你看三妮儿这么俊的闺女,脸上落了这么长的一道疤瘌,这长大还咋说婆家,要是找不到婆家,你爹娘可得养活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