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缓缓抬头,胸有成竹地道:“皇爷爷,王公贵族现有的土地,我们不动。我们要动的整个大唐已经回收的土地。这些土地登记在册,归朝廷所有。朝廷可以把这些土地出租给需要耕地的老百姓。”
李隆基依然困惑,“租给这些老百姓?怎么个租法?万一,又被那些王公贵族,强行买卖了去,那岂不是又重蹈覆辙?”
见到李隆基已经愿意听下去,李豫便把现代土地所有制,稍微改进了一下,耐心地解释给他听。
“皇爷爷,古人言,无规矩不成方圆。人的言行,必须有规矩、法律约束,才会向着正规走。为什么有些王公贵族能够理直气壮地继承百年的田产,因为有我们的大唐律法保护他们的权益。同样的,朝廷的土地,也必须立法来保护。朝廷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而租赁的老百姓,在租了朝廷的土地后,可以在上面种植庄稼,但是不允许买卖。一经发现私自买卖土地获利,应当立即用法律制裁。同样的,那些王公贵族、大臣,如果私自兼并了朝廷的土地,也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唯有如此,人人才会对朝廷颁布的律法,产生敬畏之心。也唯有如此,中央下达到各地节度使的诏令,才会有震慑的力量。”
初冬的夜越深越冷。
李隆基走到窗户旁,望着范阳的方向,想到安禄山造反时,自己亲自下发圣旨让各地节度使来勤王,那些节度使却充耳不闻。
他的天子威严,在那一刻,碎了一地。
现在想起这些,耻辱就像刀子,刻在他的骨子里,每想起一次就痛一次。
李豫的话,也提醒了他,如今的大唐,律法松散,就连王公贵族也可以藐视法律、政令。
安史之乱没发生时,李隆基自我感觉良好,这安史之乱一发生,他才从盛世的美梦中清醒,大唐内部已然腐朽不堪了。
他仰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豫儿,你说大唐盛世,还能再现么?”
窗户旁的老人,侧脸斑白的鬓发,让李豫望着有些心酸。
他对着那个落寞的背影,恭敬拱手:“皇爷爷,大唐盛世一定可以再现,只要您一展当年的雄风!”
“当年的雄风?”李隆基的目光,落在天空远处的云朵之上,曾经的大唐盛世景象,浮现在他的脑海。
大唐盛世在他手中诞生,又在他手中毁掉了。
他已经年过古稀了,还能像30多岁的时候那样英明果决、兢兢业业吗?
答案很显然
走出紫宸殿,李豫的手中,多了一张金黄色的渔符,这是李隆基贴身携带的。皇宫中的人,只要见到它,犹如见陛下。
土地所有制相关的改革政令,一经发布之后,在大唐引起了轩然大波。
底层的农民、流民,对这个政令,无不欢欣鼓舞。
“以后我们也有土地了,上缴了朝廷应征的税粮,剩下的粮食都是我们的!”
“以前辛辛苦苦种地,整日提心吊胆,就是担心自己好不容易耕种出来的土地,被那些贵族、高官抢了去。现在好了,法令规定,土地是朝廷的,不管是贵族还是三品以上的大臣都不允许染指!”
“不仅如此,朝廷还发布了政令,从今以后不光是我们要交税,那些王公贵族、官老爷们也要交税。谁拥有的土地、财产越多,交的税收也越多。”
“谁敢私自占有朝廷土地,轻则杖责一百,重则下狱3至10年”
在长安的街头,老百姓站在朝廷的张贴榜处议论纷纷。许多人都表达了对新令的支持,但是也有部分人,对政令嗤之以鼻。
尤其是王公贵族们。
政令一开始只是在长安附近的城池推广,得到热烈反应后,李豫决定开始推广到洛阳及其洛阳周边的城镇。
把现代社会搞经济特区、贸易自由区的那一套,搬到大唐来。李豫的土地改革,也是这么实行。
在长安、洛阳附近,大搞土地改革的时候,李隆基把李豫叫了过来。
“安禄山、史思明等贼子,已经平判,接下来就是新节度使的任命问题。豫儿,你觉得范阳、平卢等地节度使的任命,你觉得哪些人合适?”
李豫没想到,李隆基竟然询问自己政治上的事情。
他得慎重回答,要不然回答错了,他很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甚至又被这个老皇帝怀疑。
“皇爷爷,这个问题,孙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孙儿只知道舞刀弄棒的,对这些一窍不通。要不然,您去问问父亲?父亲早些年,也曾帮您处理过一些政务,孙儿觉得或许父亲能够提出更好的建议。”
“太子?”李隆基沉吟片刻,点点头,“也好。”
他话落,当即就便让高力士把太子李亨请过来。
李豫一听,忙要告辞离去,李隆基却不肯让他走,而是让他躲在一处屏风后面,听听李亨是如何看待节度使的任命问题的。
李豫见李隆基又露出了一副天家威严的表情,他不敢不从。
高力士怕他站着辛苦,还特意搬来了一张椅子,让他坐下听。李豫再次感谢高力士,私底下给了他不少好处。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李亨便匆匆赶到,对着李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