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完醍醐灌顶。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印钞一事影响如此之大。
就连一向以钱粮自傲的户部尚书李善长,此刻赶到后听完李祺这番话,也是骇得脸色大变。
李善长管理钱粮多年,也是老朱麾下的第一人。
而发现宝钞这个法子,也是他向老朱陛下提的。
没办法,李善长现在是户部尚书,而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关键在于国库钱粮亏空越来越严重,李善长都有些急了。
他想到前宋王朝发行过纸币,比如川蜀的交子、川蜀以外各路的钱引以及前宋朝廷正式发行的小钞,都切实可行地就穿过一段时间。
想到这儿,李善长就动了心思。
倘若朝廷发行纸币一样的东西,那钱粮不就来了吗?
于是乎,就有了大明宝钞一事。
事实上,老朱陛下与李善长不愧是最默契的君臣,因为老朱陛下也在思考宝钞一事。
说到底都是因为国库空虚,民间百姓也穷,所以他们只能采取这最后的办法。
结果现在李祺一说,李善长心里面那些骄傲,瞬间就被击成了粉碎!
滥发宝钞,将会损害朝廷威望,致使朝廷失去尽心!
这隐患太严重了,动摇国本啊你这是!
所以李善长慌了,急忙追问道:“我儿,可有什么良策?”
听到这话,老朱陛下和太子标都是哭笑不得。
李祺还未展露才华之前,他们都以为李善长是管理钱粮的大明第一人。
结果现在,连李善长都自愧不如,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李祺伸出三根手指,郑重地向众人开口。
“朝廷要想把宝钞这项国策做好,必须满足下面这三个条件,这三个是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必须满足之后,才能推行宝钞国策!”
“其一,防伪工作要做好,这一点绝不容马虎,否则那些心怀不轨的达官显贵和富商巨贾,有的是办法私自印伪钞,到时候流传到市面上,老百姓又认不出来,一旦被发现是假钞,他们不会怪印假钞的人,而是会怪朝廷,只会进一步引发百姓的抵触情绪,进一步加速宝钞价值不断降低,进一步加速朝廷公信力的丧失!”
众人听后全都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这一步至关重要,必须要做好,否则朝廷宁肯不发行宝钞!
宝钞就是宝钞,朝廷威望和公信力的代表,绝不能就这样被人复制模仿。
李祺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其二,严格把控宝钞数量,一定要有足够多的金银储备金,通俗来说就是有储备金兜底,有多少金银铜钱才能够印多少等额宝钞,如此一来宝钞就不会贬值!”
“绝对不能随心所欲的印钞,比如哪个地方受灾了,朝廷就库库印钞,最终结果就是这些印出来的宝钞,根本就用不出去,还会引发上述一系列恶果!”
这第二条,就让人很难懂了。
老朱陛下看向了李善长,君臣多年,他一个眼神,李善长就明白了。
“我儿,那金银储备金,是个什么意思?”
“就是你有多少钱,才能发行出多少宝钞,通俗来说这宝钞就是大明王朝的信誉力!”
“老百姓为什么接受认可你这宝钞?因为这宝钞是朝廷发行的,他们信任朝廷,所以才会信任宝钞!”
“如果朝廷没有足够的储备金,就滥发宝钞,那么百姓想用宝钞换钱却换不到,你们觉得谁还会相信宝钞,相信朝廷?”
听完这番解释,李善长忍不住与老朱陛下对视了一眼,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骇。
他们先前商议的时候,可是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啊!
李祺伸出了第三根手指。
“其三,不能禁用金银铜钱,强行禁用只会使得百姓更加抵触宝钞,相反可以出台一些辅佐措施,比如缴税的时候用宝钞可以少交一些等等,变相抬高宝钞在货币中的地位,这样时间长了,老百姓不但会接受宝钞,还会维护宝钞!”
“你突然禁用金银,百姓茫然不解不说,极其容易造成抵触心理,毕竟对陌生东西保持警惕,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宝钞流入民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朝廷如果在此刻禁用金银,那就纯粹是逼着老百姓厌恶宝钞了!”
这一点,理解起来也不难。
毕竟天下百姓早都习惯了用金银铜钱。
纸币虽然携带方便,可它毕竟只是纸币,轻飘飘的没有分量,哪有金银铜钱更让人安心。
正因为如此,百姓才会发自内心地抵制宝钞。
“诸位,其他某些细节咱们可以后面再说,但是朝廷想要发行宝钞,这三个先决条件必须做好,否则强行发行宝钞,只会加速宝钞不断贬值,最后沦为废纸一张,顶风能臭十里地的那种!”
李祺看向老朱陛下,希望后者能够听进去。
其实这宝钞国策,确实意义重大。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十三次北伐,之所以能够缔造洪武盛世,靠的就是这大明宝钞。
没有宝钞,朝廷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哪里还有余力抵御外寇,发展民生呢?
而大明宝钞真正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