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山端酒杯的手顿时狂颤,我艹,我特么的是这个意思吗?
整瓶的旋啊,那他这个敬酒的只喝一杯,这像话吗?
“姐夫,我还是吃菜吧我,我不配喝酒,就当我没说。”
苏清山干脆当鸵鸟,坐下,埋头吃饭。
开玩笑,这一瓶下去,还有命在吗?
这可是二锅头,65度的!
李飞宇哪能放过小舅子,好不容易有一个受害者,“爷们们,你们怎么说。”
这时候,谢家村的人可就嚣张了,“那不行,你敬的酒,自己还不喝,坏规矩啊。”
谢方腾可是逮住机会了,他就坐在苏清山的旁边,立马按住肩膀,大声的说道:“来啊,灌啊!”
呼啦啦,一群人笑嘻嘻的按住不断挣扎的苏清山,灌一瓶二锅头下肚。
苏清山,立马翻白眼醉的不省人事。
杜红英看着心疼,赶开众人,苏父和苏母帮忙,把苏清山抬回屋里,细心的照顾。
“还有谁!”李飞宇踩着凳子大吼。
顿时所有人都快速的跑回座位,热闹的侃大山,就不搭理李飞宇。
“是不是爷们,是不是男人,你们到底行不行!还有没有带把的!”李飞宇不断的挑衅。
终于谢方腾忍无可忍,也踩着凳子,大声的喊道:“来啊,谁怕谁,大不了我横着出去!”
脸上发狠,也不犹豫,拿起一瓶西凤酒,咕噜噜的开始灌。
这时候的西凤酒也是65度的,谁喝谁知道。
喝完后,身体就开始不断的打晃荡,还没倒下,进步了。
“好!”
“谢家的爷们!”
“今天就放到姑爷,大家冲啊!”
“是爷们的就上!拼了。”
......
看着群情激昂的众人,李飞宇大声的喊道:“好!我就喜欢你们这样的硬汉!”
“今天谁退缩,谁是孙贼!”
苏清河和苏清竹有些担心,但被谢婉莹拉住了。
接着就是热闹非凡的大混战,李飞宇一个人对谢家村的二十条好汉。
喧闹声和叫好声一直持续到半夜,院子里躺了二十多个醉死的人。
就连苏父和清河爷爷都给放倒了。
李飞宇一点事情都没有,把谢家的人一手提一个,全部装上车。
拉着谢婉莹和谢月返回谢家村。
回到村里,谢母逮住谢父和大舅哥又是一顿哎的教育。
李飞宇也就在谢家直接住下。
......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是新年到。
大年三十,李飞宇把苏家人和谢家人都拉到葛家村。
码头上终于不再是忙碌的景象,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葛家村,前面的空地上已经准备一百多张的桌子。
还有防风的棚子,周边是大新弄的大灶台。
葛家村的人各自忙碌着,来来往往好不热闹,只要是葛家村的,都能吃上免费的流水席。
这样的热闹一直会持续三天。
这样的场景,在其他的村子绝对看不到,别说免费吃三天,就是一顿,他们的村委会就得破产。
所以,十里八村的人都想嫁到葛家村,特别是在这个吃不饱饭的时期。
李飞宇他们赶到的时候,正好吃中午饭,外面虽然冷,但热气腾腾的饭菜,更有烟火味。
李飞宇一家在在村民的欢呼声和热情的打招呼声中,坐在最豪华的一个大圆桌子上。
是葛老头特意让人弄的,菜都是小锅现炒的,大块的猪肉和大盘的海鲜。
现在是冬天,青菜只有大白菜和土豆,一些存下的萝卜。
这些青菜还都炖在了大锅里,村民对这些不在意,恨不得每顿都吃肉。
李飞宇的心中却是一动,他记得后世,北方冬天的蔬菜品类也是很全的。
要问怎么种植的,当然是高土墙半地窖式大棚种植,反季节的蔬菜。
他在一个地方,看过大面积的大棚蔬菜,还专门的参观过,不得不赞叹人民的智慧。
早期的冬暖棚,其实原理很简单,找一块空地,把土地挖起来,往北边堆积。
当然也不是简单的堆积,要加入秸秆,然后反复的踩压和搅合,这样在下雨的时候才不会垮塌。
后期还要盖上东西,防雨水!
在北边建五六米的高土墙,是因为北方大多时候刮的西北风。
这样挖完土的地方,就形成一个半米多深半地窖,然后用立柱和竹子支撑。
阶梯排列,然后穿插钢丝,承载保温透光的塑料棚膜。
从北边到南边,形成一个斜坡,盖上塑料棚膜,方便采光。
最上面,用稻草编成长长的草被子,当然后世都是用棉被,但现在条件不具备。
只能一切从简。
这种的草帘子,还需要手动拉放,太阳好的时候,拉起来,下午阳光减弱,提早放下,保持棚里的温度。
早期的这种大棚,虽然操作繁琐,但胜在经济实用。
在北方,第一批建设大棚的人,当年就成了万元户,虽然是八十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