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泰国和缅甸之间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泰国希望铁路规划能按照南华的安排进行,这样铁路就能直接穿过泰国。
而缅甸则期望铁路在经过曼谷后,向西北方向穿越山谷地带,途经仰光再向北延伸。
南华对这两条线路进行了详细比较,发现它们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差异。
从修建难度来看,缅甸线路略低,但距离会增加两百多公里。
不过,考虑到总长度超过三千公里的线路,这点距离并非关键问题。
面对老挝的不积极态度,泰国甚至提出愿意为老挝段两百公里的建设提供贷款,并最终谈到了免息的优惠条件。
但老挝方面仍然不情愿,他们更希望这笔费用全部由泰国承担。
毕竟,这条铁路对老挝的好处有限。
老挝最终提议,将铁路从泰国平原延伸至老挝万象,然后北上进入大陆。
这条铁路将由泰国以低息贷款的方式修建。
泰国方面权衡之下对此也表示同意,毕竟想要走泰国线,就避不开老挝方面。
而且老挝提出的这条线路对于泰国来说也有好处,因为这条线路会经过泰国中心平原地带,这样一来,未来泰国的粮食物资运输将会变得更加便捷。
与此同时,缅甸那边则一直坚持要求走缅甸线路,但他们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修建铁路,因此便向南华提出贷款,并承诺以缅甸的矿产、粮食等作为还款方式。
最后,王泽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决定,即同时修建泰国和缅甸的铁路线路。
其中,缅甸段的资金将由南华提供贷款支持,代价则是缅甸需要将南华所需的一处铀矿转给南华。
面对这一情况,大陆方面经过权衡后最终同意了这个方案。
尽管原本只需修建一条线路,现在却要修建两条,但能够连接缅甸和泰国,大陆方面认为只是增加了三百公里的铁路线路,还是可以接受的。
在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情况下,铁路方案终于达成一致。
于是,在南华、 大陆、马来亚、泰国、缅甸、老挝六个国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签署了相关合约。
这次签署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国际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令人意外的是,美国竟然主动提出要向泰国提供贷款,并希望由他们来管理这条铁路。
然而,这一要求最终未能实现,因为在南华的影响下,东盟组织坚决表示反对。
有了东盟的借口,泰国拒绝了美国的想法,表示不是我不愿意,而是东盟不同意。
随着铁路规划的完成,各国纷纷行动起来,在南华派遣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展开了前期的路线勘探工作。
同时,缅甸钢铁厂和新城钢铁厂也全力以赴地投入生产,以满足铁轨等物资的需求。
其中,新城钢铁厂将负责马来亚、南华和泰国的轨道供应;
而经过南华专家团队的技术升级后的缅甸钢铁厂,则承担起缅甸、大陆和老挝三国的铁轨物资供应任务。
幸运的是,钢铁产业早已转移至缅甸并已开始运作。
尽管目前产量较小,但随着工人逐渐熟悉操作流程,产量有望逐步提升。
此外,这次为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南华特别派出代表与缅甸北部的武装力量进行了私下接触和沟通。
并且明确地表示,他们有责任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确保铁路的安全,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南华将会在东盟会议上提出对他们进行剿灭,而且是南华亲自动手。
这种威胁如果来自于缅甸政府,这些武装力量可能并不会重视,甚至还会嘲笑一番。
但如今却是由南华发出的,他们就不得不重视起来。
毕竟,南华的名声也就现在好了些,前两年可是硬生生打出来的。
周边各国几乎都曾与南华发生过冲突,许多人开玩笑说,南华之所以能够保持和平稳定,是因为已经打过一轮,发现周围并没有真正的威胁存在。
因此,缅甸北部的这些武装组织在接到警告后,更加谨慎小心,甚至专门派遣人员负责保护前来此地的勘探人员,以防止他们在自己的领土上遭遇任何意外。
与此同时,科研基地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不仅需要设计火车和线路控制系统,还需按照王泽的要求研发盾构机。
尽管王泽了解其工作原理,但是盾构机这庞然大物不可能和以前一样让他一点点用超能力先制造在出图。
面对如此复杂的机械,如果只依靠自己去尝试,王泽确实没什么把握能够成功。
但他并没有完全置身事外,而是与弗雷德里克等核心技术人员一同努力。
科研人员首先绘制了一份初始版本的图纸,然后由王泽直接负责现场制造工作。
在制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他们会逐步进行修改。
同时,王泽也会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毕竟,他曾系统地学习过机械制造知识,他的一些建议常常令科研人员们眼前一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