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德川幕府的掌门人德川秀忠,绝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人。
这两年开荒团的动向他一直密切注意。无数的谍报人员冒充商人,进入开荒团境内,刺探着开荒团各方面的情报。
在德川秀忠眼里,开荒团是一个很奇怪的组织。
一方面开荒团貌似事无不可对人言,各类信息都很公开。你想知道的消息,不用刺探,几乎在报纸上都能找到。德川秀忠手里几乎有开荒团和大明所有报纸。关于开荒团的,无论军政科技,每样必看。
可另一方面,他迫切想知道的东西又根本得不到。
比如开荒团为什么有那么犀利的火器?制作工艺流程是什么样子的?
那么庞大的兵工厂,总是有漏洞可钻的吧?可事实上偏偏就无隙可乘。
无论青山鹰城还是辽阳兵工厂,都和居民区完全隔离,严格的军事管制,越雷池一步都难。
更可怕的是辽东移民区误以为混乱,却有严格的区域划分。没有开荒团开出的通行证,根本在辽东寸步难行。
就算千难万险弄到了开荒团的通行证,还是只能按通行证所列路线,到指定地区。
至于军队,想渗透进去就更难。
开荒团几乎很少招收平民入伍,而高级军官几乎清一色是李易的师弟,根本水泼不进。
亏得后来黄浦军校给了他们希望,觉得可以收买汉奸进去潜伏。却发现开荒团审查很严,好不容易有收了他们钱的读书人,混进了黄浦军校,马上就失联了。
黄浦军校生活区功能完善,学生根本不能随意进出校门,就算必须离开的,也有严格的请假制度。
更何况军校注重思想教育,有不良心思的,往往幡然醒悟,痛改前非了。
就算有人觉得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一般都没等回馈什么情况,已经学习结束,被分到不知道哪
个部队去了。
德川秀忠搭了不少钱,也没学到多少真东西。只能按部就班,学习开荒团,进行了军队编制改革。他最开始不知道这种改革有什么用,反正西方列强都用这种编制,开荒团也用,自己就跟着照猫画虎吧。
很快,他就发现了这里的好处。部队采用这种军师团营连排班的编制后,每个军官统帅的士兵多少一目了然。再不像从前临时挂帅,临时拨兵,弄得一团糟了。
可是兵为将有,这又让他起了担心:开荒团高层都是李易师弟,不担心造反,自己怎么控制手下这些人?看来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这最简单的东西里,肯定也蕴含许多说法。
不管有什么说法,日本的军队改革还是进行了下去。
日本从丰臣秀吉时代,火枪已经开始大量装备部队。日本自己产的火枪很不如人意,主要还是从贸易伙伴荷兰手中买的多。
这一次德川秀忠有勇气挑战开荒团,就是因为他的十万精锐,已经全数用火枪替代了大刀长矛。
舰炮和陆军用的火炮,荷兰控制很严,根本不卖给他们现役的,一律是退役的老掉牙产品,还贵得要命。一气之下,德川秀忠不得不用性能不怎么样的国产代替。
德川秀忠八万部下,编成一军,自己任职军长。下辖四个师。另有江户皇家守备师两万人,理论上归天皇,实际也是他的部队。
德川秀忠同时任职幕府大将军,统领全国兵马,200多个幕府,各家兵力不一,德川家康强令依照他的模式进行军制改革。各家兵力虽有隐匿,也总算让他有了个大概。
初步估算,全国兵力应该在60万左右。
算上自己的十万大军,70万部队,应该折算成七个军,开荒团不过是五个军,还不能全来对付自己。所以对上开荒团他有
一定的底气。
当然这时李易在天津开始招收灾民,成立了第六军。德川秀忠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因为灾民编练的新兵,短期派不上什么用场。
他唯一感觉忐忑不安的,是开荒团海军力量太强大。
已经知道的,就有扬名海外的李胜广海军第一军。还有南海崔秀海军第二军。据说开荒团又整合了长江以北部队,成立了海军第三军。
在德川秀忠眼里,海军是高投入没产出的军种。开荒团成立海军,可以四处打劫,以战养战,获得高利润。他成立海军去打谁?国内诸侯都服了,基本怎么拿捏怎么是。难道去国外打西洋列强?或者是开荒团?好像都是作死的节奏。
所以德川秀忠的海军一直没有多大发展,是他的软肋。
这一次借助洋人强大舰队,总算补上了这个短板。
和开荒团的碰撞既然是宿命之战,就不容回避。早碰撞强于晚碰撞。开荒团的发展速度太快了,时间久了,日本就会被默默的压死。
趁轻好治病,现在动手,至少可以减缓开荒团强劲的发展势头。
德川秀忠在对马岛热诚接待了西方三强。三强却没有给他面子让他做联军司令。而是推举葡萄牙雷索做了司令。
既然如此,他再跟随列强出征或者停留在对马岛看家,都是一种侮辱。所以德川秀忠留下小田中二做对马岛司令官,掌管两个师四万陆军。留下宫本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