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兄弟几个起床就按照昨天张三顺的安排各自忙活去了。
大柱临走前跟娘亲说要去一趟大河村周家,“过些日子我们就要去姥姥家,我得跟茹儿姐姐说一声,让她准备些做好的野菊花茶给我带着,大舅才好帮她卖。”
“对!是得去一趟,看她要是有做好的就直接带回来,要是没有,也让她别着急,大不了咱晚几天去。还有啊,你问问茹儿那孩子家里可缺啥,要是有啥要买的,你就给顺路捎回来,啊?对了,别忘了去方爷爷那里再带点儿百合过去!还有梨子别忘了拿!”一说要去未来儿媳妇儿家里,刘氏化身成爱唠叨的娘。
大柱一边往外走,一边应道:“我知道啦,该带的都带着了,放心吧,娘!我走了。”
文氏和孙氏一听要做冰糖葫芦去卖,也来了兴致,没有犹豫就来了。等福宝从睡梦中醒来,一睁眼就看见了孙氏,“奶奶!”奶声奶气的,还带着点儿刚睡醒的慵懒,让孙氏越看越喜欢。帮忙她穿着洗漱,再扎上两个小揪揪,就可以吃饭了。
早上就是玉米面糊糊,福宝还单独有一个野菜炒蛋。刘氏给她把荠菜切得碎碎的,和鸡蛋一起搅匀,热油下锅,随便一扒拉就熟了。一碗玉米糊糊拌着炒好的荠菜鸡蛋,福宝的小肚子就吃得滴溜圆。
一切准备妥当,娘几个开始清洗山楂,准备需要用到的家什。今天先少弄点儿,张三顺早已削好了一些竹签备用。洗好山楂,控干水分,把它们串成一串串的,一共也就串了十来串。没那么多糖,大柱还没回来呢!这糖还是几家人凑出来的,谁家也不会备着那么多白糖的,为此,俩老太太把家里的糖罐子都拿过来了
开始熬糖稀了,用的是家里的瓦罐,一点点糖,瓦罐最合适。福宝就在一边看着,围着瓦罐转悠。她没办法表达清楚,只能准备适时动手。
眼看着奶奶孙氏放的水多了糖少了,她赶紧抓了两把糖扔罐子里。急得孙氏大喊,“小祖宗,这可是糖诶!哎呦,你这~哎!”孙氏有点儿上火,这小祖宗莫不是馋糖了?以为糖多了才好吃?
文氏则安慰她,“别着急,你去带孩子把手弄干净,我来看着火。”福宝只一副啥也不懂的表情,傻笑着。
文氏慢慢的搅着瓦罐里的糖水,不急不慢的。她倒是没那么担心,反正她们也并不知道到底该放多少糖多少水,说不定就歪打正着了呢!
孙氏只好牵起福宝的手腕,领着她去弄水洗手,要不这手黏糊糊的,摸哪粘哪。福宝乖乖让孙氏领着,还不时回头看着瓦罐,生怕太奶奶看不好火,再糊了。孙氏只以为福宝是馋糖吃,一时好气又好笑。
“福宝,你手上的糖……”孙氏还没说完,就见小姑娘把手指头放到嘴里,挨个嗦着,孙氏一时忘了自己要说什么,目瞪口呆。
福宝想着,自己才刚洗干净的手,一点儿也不脏。糖是真的挺馋人的,甜!
好歹收拾利索,福宝又继续守在瓦罐边。
还没等到她看好的火候,刘氏看到锅里已经起泡泡了,着急道:“好了吧?是不是快好了?奶奶?”她盯着文氏手里的筷子。
福宝拉着文氏的手,“太奶!熬!”太奶奶笑眯眯的“好!接着熬,听我们福宝的。”老太太对福宝有着迷之自信,刘氏看着这一老一小,和孙氏对视一眼,无奈的笑了笑。
等福宝看着糖浆变成金黄色并散发着浓郁的焦糖香味时,她使劲儿地拉着文氏的手摇晃,“太奶!好啦!好啦!”文氏赶忙撤了火,把瓦罐用布包着端下来,放到一边。孙氏和文氏则是赶紧把那些串好的山楂拿过来,在糖稀里滚一圈,确保每个山楂上都沾上糖稀,然后把它们都放在盘子里等着糖稀凝固了再看效果怎么样。
娘儿几个都在石桌旁边围着,等着看看到底成功了没有,等着她们的希望……
大河村,周家。
周茹儿看到大清早过来的大柱,还愣了一下。“大柱弟弟,怎么来得这样早?”周父赶紧请大柱进屋里坐,周母最近喝了药,比之前要好些了,但还是不怎么说话,只冲着大柱点头微笑。雯雯和小武看到大柱来了,一个去端马扎,一个去倒水。
“周叔叔好,周婶婶好!最近身体可好些了?雯雯小武别忙了,我一会儿就走,还要赶着去镇上。茹儿姐姐,这这梨子和百合你捡拾好,估计下回就只能用干的百合了,方爷爷会帮忙弄好的。”大柱一边说,一边把带来的梨子和百合拿出来,还带了些山楂。“这些山楂酸酸甜甜的,是自己上山上摘的,给弟弟妹妹甜甜嘴儿。”
周父的咳嗽已经好了很多,“哎呀,大柱,真是太感谢你了,还要特意给送过来。”
“没事儿,周叔,我来还有别的事情。前几天大舅来家里,我和他说起了茹儿姐姐做的野菊花茶,也给他尝了尝。他在镇上有些相熟的酒楼掌柜,我就想着,是不是能让他给介绍一下,大舅已经答应了,就是须得带些样品过去,所以我来问问,茹儿姐姐是否还有做好的?之前送我的那些,我见方爷爷喜欢,都送给方爷爷喝了。”毕竟欠了人家那么大的人情,送些人家喜欢的东西也是应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