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银子很是为难,说道:“夫人啦,这疯神为了咱家灵灵所吃的苦,并不比灵灵少啊,你总想着自家女儿的苦,却也要体谅体谅别人的苦吧。这小子一直都很大度恭顺,性格也挺好,若非是刚才我做得确实过分,想必他不会说酸话。这样的年轻人,就算放眼整个天下都不一定找得到,像飞涯这样的的确非常不错,但是在我们面前的表现,更多的是因为身份的恭顺,并非是对于一个长辈的恭顺,而这小子贵为疯神,却并没有任何的傲慢之举,难道这样你还想挫他锐气?”
娘娘听得这些话,便也知道自己的情绪站不住脚,她毕竟母仪天下,有着一定的气度,只是事情落到了自己的女儿身上扒了,经过沐银子这么一说,也改变了一些看法,心中平衡的许多,在远处看着卫宇天,竟然还越看越喜欢。
这样的翻转,也许只有在女人身上才能看到,情绪是说变天就变天。
随即,娘娘兴高采烈的转身,叫沐灵灵去了。
沐银子回到座位上,说道:“疯神这次前来,具体什么事情,朕也已经了解了。我湘沐国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除了有着以医道为立国之本的原因,还因为我们从医者的角度,提炼出了治国的根本。医道说医者仁心,治理国家何尝不是给病人治病调养呢,国家若有病我们就给它治病,国家若无病,我们就给它调养。”
卫宇天觉得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也很有意思,所以非常认真的听着。
沐银子继续说道:“治疗病人,讲究的事望闻问切,治理国家也是讲究望闻问切,如此才能诊断出这个国家的病根所在,或者说需要调理的方向所在。国家的问题是盘根错节,人体的病变也都是盘根错节,一环扣一环的,但是对于一个精通医道的人来说,最善于做的,便是在盘根错节中寻找病源,并根据病源对症下药,如此一来施政就不会出现什么大
错误。”
卫宇天听得出神,他虽然并不喜欢沐银子这种对医道太过执着的人,但是对于治国的见解,可真是让他佩服不已。医者仁心的治国理念,至少会让百姓感觉到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从这个角度讲没有百姓会拒绝的。
“那么病人就需要尊重医嘱,我们的医嘱便是国家的政策、法律,国家及国家内的百姓,都遵从这些医嘱,那么不管是治病还是调理,那都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千千万万,但是治病调理不遵医嘱的却是非常之少,所以我们在管理上非常的方便。当然,这也得让所有百姓知道,国家的管理如同治病调理,那才能够对你进行配合。所以值得庆幸的是,湘沐国以医道为立国之本,人人都是医者,又怎会不懂得医嘱的重要性呢?”沐银子继续介绍道。
从这个角度讲,湘沐国的政令,更容易得到实施和推行,几乎可以达到畅通无阻的状况,这便已经是大多数国家做不到的事情,上上下下达成一种执行政令的共识,只要政令没有错误,基本上治国就不会有问题了。
沐银子见得卫宇天非常认真,也有心继续解释,道:“找到病源或是找到调理的方向,那么这就要考验一个医者的真实水平了。药开错了,其后果很是严重,可能致人死地,可能恶化病情,医嘱不到位,就可能导致乱煎药,或者无法改变引起病变的习惯。也就是说,我们的政令政策,一定是要符合病情的,并需要正确实施的,才能够取得好的疗效。”
“这些就是我们的皇帝之道,治国之道。对于我们来说,朝野没什么区别,百姓和满朝文武没有什么区别。就算是整个中原在我们看来,也都没有任何区别。只是病人不同,需要治疗的病变不同,所开的药方和抓的药及量也都有所不同,医嘱自然也是不同。但医者本身就是需要面对各种
各样的病情的,医者的心态在这种时候,发挥的作用就会非常的大。”
这种执政心态,的确非常的不错,至少是让卫宇天折服了。
具体的实施政令,其实卫宇天不需要去了解,他只需要知道管理天下的这些理念,百姓需要怎样的理念,那就足够了,他的每一个行动都必须符合百姓的所需,因此才会选择最受百姓爱戴的川河国与湘沐国进行考察,看他们的优点在哪里,为什么会得到百姓的爱戴,之后再根据自己了解到的,对自己的行为来进行选择。
“不知道疯神听后,作何感想?”沐银子说道。
“治国如治病,真是一个不错的比喻,如今天下大乱,正是病入膏肓,需要一剂良药。让楚某不理解的是,为何过去的湘沐国,却是闭门不出,采取中立的态度,如果说医者仁心,天下便已经大病,却为何并不去医治?”卫宇天问道。
沐银子和沐澈明都是低头反思,他们当初的确考虑了更多的自保,从医者的角度讲,那可不能见病不治、见死不救。
沉默片刻之后,沐银子才说道:“说简单一点,那就是医者之心并不够完善,医德上面还有所欠缺,也是我们的修为还不够,从而让我们闭门不出。而且被逼走出门去,这才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们湘沐国已经决定,一定要将这个责任承担起来,虽然可能会影响到湘沐国,甚至带来某些不好的事情,但我们也不能推卸一个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