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曦初露的温柔光晕中,杨帆踏着轻快的步伐回到了久违的杨家村,这座古老而宁静的村村,仿佛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静静地躺在青山绿水之间。刚迈进家门,杨帆就跟大爷爷聊起了建学校的事,他们俩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把学校建在杨帆仓库旁边。为啥选那儿呢?一来杨家村里头没地儿了,二来车都开不进去,材料运起来太费劲了,杨帆想建的是那种气派的教学楼,得用大型机械才行。
资金问题,自然是杨帆最为关心的,多年的辛勤耕耘让他积累了一笔不菲的财富——那些通过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如今正静静地躺在银行里,等待着它们的使命。杨帆毫不犹豫地决定将这笔钱全部投入学校建设之中,他甚至已经做好了预算规划,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而剩余的资金,杨帆则打算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改善教学条件等公益事业。
“好,这个主意好!”大爷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杨帆和大爷爷一拍即合,还特地跑去问了老族长的意见,结果老族长一听,立马拍板同意了,连村子里的人都不用问,说这是帮山里人的大好事,能做就得做。老族长还说了,为啥那房租收得贵,就是因为要用来建学校嘛,不然他当初也不会同意的。
要是有人不同意,杨帆就让他们去找老族长说理去,他知道,这事儿村子里的人肯定没意见。毕竟今年水果卖的钱,大家已经够花了,而且大家也都知道房租是用来建学校的,没人会多说什么。
现在杨帆要去找人干活了,这事儿得赶紧办,不然拖到明年九月份,学校都建不起来。他还担心办学校会不会上面不批呢,结果葛静仪直接告诉他,高中可能有点悬,但小学和初中没问题,她会帮忙处理的,过几天手续就能办好。
杨帆心里琢磨着,这次自己没有主动要求葛静仪做点贡献,她就帮忙办了事,估摸着是因为木甸庄的孩子们让她也感触挺深的。
他拨通了蒋叔的电话:“喂,蒋叔,在忙啥呢?”
蒋叔接起电话笑道,“哟,杨帆啊,你咋想起给我打电话了?听说你最近挺忙的。”
杨帆说:“也没那么忙,就是后山开发的事得盯着点。蒋叔,你要是手头没事,我过去找你聊聊?”
蒋叔连忙说:“不用不用,我正要去杨家村呢,老爷子在那儿不回去,家里人都担心坏了,我得去看看。都快到你那广场了。”
“那行,我先去秦老那儿,你到了咱们再聊。”
“好嘞,一会见。”
……
见了面,蒋叔问:“说吧,找我啥事,不会是想让我帮你开发后山吧?那活儿我可不接。”
杨帆摇摇头:“不是,我打算建个学校。听说蒋叔你干房地产的,这方面肯定在行。”
蒋叔一听来了兴趣:“学校?在杨家村建?”
杨帆点点头:“是啊,你看现在杨家村的孩子,都得去外面读书,寄宿在学校,放假才能回家。有的小孩太小,根本不会照顾自己。而且山里还有好多孩子没学上,所以我想建个包吃包住还免费的学校,帮帮他们。”
蒋叔皱皱眉:“那地方呢?建学校得大块地,你这儿哪有啊?”
杨帆指了指广场旁边:“那儿怎么样?地方大,离杨家村也不远。”
蒋叔想了想,觉得挺合适:“行,那块地建学校真不错,以后想扩大也方便,还没土地纠纷。我回去给你整点图纸,看看你想建啥样的。”
杨帆感激地说:“谢谢蒋叔了,我正愁不知道怎么建呢。”
这时,秦老也插话进来:“杨帆啊,这是要开始建学校了吗?”
杨帆点点头:“是啊,从木甸庄回来,看到那些孩子,我就想赶紧把学校建起来,明年开学就能用。这样孩子们就能早点上学了。”
秦老一拍大腿:“这事儿好!建好了我给你找老师,都是免费的,都是我们这些老家伙,闲着也是闲着,去给你教书。”
杨帆一听激动了,“秦老,你们要是愿意来教书,那真是太好了!不过我也知道你们的情况,你们只要抽空给孩子们讲讲就行,不用真的上课。”
“行嘞,我们这帮老家伙就去给孩子们说说故事,讲讲道理,真要我们教书啊,还真不一定行。”
杨帆心里明白得很,秦老他们这些人才是真有学问的,那些大学教授跟他们比起来都差远了,有这么一群大师来给孩子们上课,这学校能不火吗?
如果要让现今的普通大学教师仅停留在纸上谈兵尚可,但一旦遭遇实际问题,恐怕十个问题中,至少有九个他们难以应对。
反观如秦老这样的前辈,或许他们在撰写论文方面并不擅长,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他们往往能游刃有余地为你找到答案。这样的人物,在教育学生时,传授的皆是宝贵的实战经验,足以让这一行业的后来者少走许多弯路。
再者,杨帆并不打算创办那种只为应试而生的学校,他明白若将这些山里的孩子培养成与自己相似的、仅为高考而活的书生,实非他所愿。因为这样的学生踏入社会后,会发现学校所学大多难以直接应用于社会,远不如潜心钻研自己热爱之事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