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牌是不会玩命的。
光头强还有另外一层想法,让这些杂牌和红军互相火拼,最好两败俱伤,那简直就是最完美的事情。
既然决定了,那就开始安排吧,看看光头强的排兵布阵:鲁涤平任总指挥,张辉瓒任前线总指挥,下面分三路人马,分别是六路军,负责人朱绍良;九路军,负责人鲁涤平;十九路军,负责人蒋光鼎。
鲁涤平是湘军将领,毕业于湖南陆军兵目学堂,大家没听说过很正常,这种地方办的小军校在很多省份都有,地方办的嘛,找不到高端人才加盟,所以教学水平也就那么回事,就跟现在各地办学情况一模一样的,县里办的学校可以吸引县里的人才,省里办的学校可以吸引省里的人才,国际化的特大城市办的学校就可以吸引全国的人才
民国时期中国最牛的三所军校,分别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翻看中国民国历史,能在课本上留下名字的基本上就是这三所学校出来的。
其实我说了这么多话,已经是在疯狂暗示啥了——人才最重要嘛,一个不入流的学校能培养出什么人才呢?真的很难,除非出现奇迹,历史的不可琢磨就在这里了,奇迹出现了,因为很不幸,鲁涤平的对手是千年难得一遇的超级天才,我们现在从上帝视角来看,两个人压根就不是一个量级,但光头当时不知道,鲁涤平也不知道,战争还是要继续。
在风起云涌的民国,作为一个湖南地方小军阀,站队非常重要,在蒋桂争斗中,鲁涤平积极主动向光头强靠拢,要求进步,获得光头强的好感,得到提拔,被任命为第九路军总指挥。
第九路军基本就是湘军旧部,共有三个师,师长分别是张辉瓒、谭道源、路孝忱,鲁张谭三人都是湖南人,和教导员是同乡,在大革命中都认识。
尤其是谭道源,和教导员关系更是非同一般,1925年的1月的时候,谭在广州湘军讲武堂任教育部长,教导员任语文教员,每次上完课,教导员就到谭家中吃饭,两个人是老乡,在广州说着湖南土话更是倍感亲切,于是结拜成兄弟。
得知谭道源过来打自己,教导员的统战信立刻秘密送到,希望他看在结拜情义的份上,不要打红军,从后来的情况看,谭道源是非常讲义气的,心中非常认可这个结拜弟弟,他对自己老婆说,永远不会上战场打红军。
路孝忱属于打酱油的,属于电视剧出现20秒就挂掉的那种,1932年就得病死了,没什么好说的。
十九路军负责人蒋光鼎,你没有看错,就是那个在淞沪抗战中不服从光头强指挥,坚决抗战的那个十九路军,打的日本鬼子寸步难行,损失惨重,表现非常硬核,当时国际社会看中国军人,就跟现在大家看印度军人似的,觉得除了打仗不行以外,其他都还好,自从淞沪抗战后,大家觉得需要改变下态度了。
中国自从甲午战争以后,面对日本从来就没有硬气过,时间长了,大家就觉得中国是烂泥巴扶不上墙,也就都不愿意帮你了。这就跟个人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很穷,自己又不努力,还整天抱怨运气不好,估计就没人愿意帮他,大家都喜欢自强的人嘛。
十九路军是粤军,长期看不起光头强,压根就不愿意服从光头强指挥,1933又搞出个福建事变,武装反抗光头强。
为啥粤军都看不起光头强?社畜们会非常理解,在单位里面,大家对于提拔老老实实干活,工作业绩突出的人基本不会有什么意见,但对走上层路线的马屁精一般都非常反感,因为这玩意就跟排队上厕所似的,大家都很着急,突然来一个插队的,大家不生气才有鬼了。
当年光头强崛起走的是上层路线,心机非常深,想方设法和许崇智结拜为兄弟,许崇智作为孙中山的忠实小弟,是当时粤军总司令,江湖义气很重,十分想提拔小弟光头,甚至公开宣称光头强说的话就是自己说的话,透过电脑屏幕都可以看出许总对光头强的关怀之情,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都送给他。
许总这么搞,就有点坏规矩了,下面的兄弟们都不服气了,都是在部队里混的,过的是刀口上舔血的生活,凭什么听光头强的话?要资历没资历,要战功没战功,大伙不敢反抗许总,但是可以集体鄙视光头强。
在大家鄙视的目光中,光头强日子十分难过,许总看到也不是个事,就强行给光头安排了一个粤军第二支队司令的职务,让光头强带兵打仗,取得战功后就有威信了嘛,丘八们就服这个,但光头强辜负了大哥的厚爱,居然被北洋军阀打的大败,这下子粤军兄弟们更加鄙视光头强了,光头强在粤军中再也没有一席之地,而且这种鄙视非常顽强,伴随着光头强的一生,只要光头强活着,就要鄙视他,看嘛,这个窝囊废。
光头强看到粤军脑袋都疼,对于这支对自己知根知底又态度恶劣的军队,实在是不爽到极限,每天都在琢磨着用合理的方法做掉它,比如让它和红军互殴之类的。
蒋光鼎也不傻,在民国带兵打仗的人,都是把脑袋别裤腰带上混日子的人,没有一个善茬,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粤军能老实听光头强指挥才有鬼了。
六路军指挥朱绍良,孙大炮的忠实拥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