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哲在成功控制了小阳县的疫情之后,深知重建工作的重要性。
他找到袁相,希望借助袁相的经验和智慧来帮助小阳县的百姓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活。
苏哲诚恳地对袁相说道:“袁相,小阳县的百姓刚刚经历了一场灾难,他们需要您的帮助。”
“您的经验和智慧对于重建工作至关重要。"
袁相听了苏哲的话,心中虽然有些犹豫,他本想远离朝堂,过上平静的生活。
但面对苏哲的请求和百姓的期望,他感到了责任的重量。
袁泉看到父亲的犹豫,便在一旁劝说。
“父亲,您一直教导我们要为百姓着想,现在正是需要您的时候。”
“您的出山不仅能帮助小阳县的百姓,也能为其他州郡树立榜样。”
袁相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中渐渐坚定了决心。
他点了点头,答应了苏哲的请求。
“辅国公,我答应你。为了百姓,我愿意出山,帮助小阳县重建家园。”
苏哲闻言,心中大喜。
他对袁相的加入感到无比感激。
“袁相,您的决定将为小阳县带来希望。我们一定能够带领百姓重建家园,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于是,苏哲、袁相、袁泉等人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派人在小阳县各地分发解药,确保鼠疫得到彻底控制。
同时,他们从其他州郡调集了大量的物资,包括粮食、建材、种子等,以支持百姓的重建工作。
在小阳县的重建工作中,袁相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官员,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朝廷的支出过于庞大,长此以往,可能会给国库带来沉重的负担。
他深知,必须找到一个既能减轻朝廷负担,又能确保百姓生活和重建工作顺利进行的方法。
袁相沉思良久,终于在一次与苏哲的商讨中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辅国公,小阳县的重建工作虽然重要,但朝廷的支出如此之大,恐怕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必须想一个更好的办法。”
苏哲听了袁相的话,深感赞同。
他知道,重建工作不能仅仅依赖朝廷的财力,还需要调动百姓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重建中来。
于是,苏哲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想法。
“袁相,我有一个提议,我们是否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让百姓通过参与重建工作来获得报酬。”
“这样既能减轻朝廷的负担,又能让百姓有收入来源。”
袁相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可行。
“辅国公,你这个想法很好。‘以工代赈’既可以帮助百姓度过难关,又能让他们有尊严地获得收入,同时也能加快重建工作的进度。”
于是,在苏哲和袁相的推动下,小阳县开始实施“以工代赈”的政策。
他们组织百姓参与到重建工作中,如修建房屋、修复道路、耕种土地等,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报酬。
这样一来,百姓们有了收入,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时也加快了重建工作的进度。
这个政策很快得到了百姓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投入到重建工作中,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
同时,这也减轻了朝廷的财政压力,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袁泉看到父亲和苏哲的决策得到了实效,心中也感到非常高兴。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政策的成功,更是对百姓负责任的体现。
在苏哲、袁相和袁泉的共同努力下,小阳县的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而“以工代赈”的政策,也成为了其他州郡重建工作的借鉴,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另一边。
苏哲在处理太乙教的问题上采取了果断和严厉的措施。
他在确认了太乙教企图利用鼠疫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并成为大魏第一宗教的野心后,他决定采取行动,以防止该教派进一步危害朝廷和百姓。
在一次公开的审判中,苏哲站在审判台上,面对着数百名太乙教的道士,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太乙教的道士们,你们的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了朝廷的法律和道德准则。”
“利用鼠疫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这是对百姓生命安全的极大威胁,也是对朝廷权威的挑战。”
“今天,我代表朝廷,代表所有受害的百姓,对你们进行审判。”
太乙教的道士们试图辩解,但苏哲并没有给他们机会,他知道这些人的罪行已经不容置疑。
“任何辩解都无法掩盖你们的行为。你们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无数无辜百姓的苦难,这是不可饶恕的。”
“为了维护朝廷的正义和百姓的安全,我宣布——”
苏哲大手一挥,下达了判决:
“将这些道士全都带到菜市场,执行死刑!”
随着苏哲的命令,太乙教的道士们被押解至菜市场,执行了死刑。
这一举动在百姓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许多人对苏哲的决定感到震惊,但更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