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走进殿内,向太后请安。太后强打起精神,露出微笑。
皇帝关心地询问太后的身体状况,太后回应只是年纪大了,并无大碍。
皇帝提到举办寿宴是为了让太后开心,太后表示感激。
然而,太后话锋一转,提醒皇帝孙家对他的恩情,希望他能善待孙家。
皇帝说会记住孙家的好,但是孙家要记得身为臣子的本分。
太后稍感欣慰。
看来她要敲打一回孙家了
皇帝离开后,太后暗自叹息,担心自己无法再为孙家守护。
皇上一出慈安宫,脸色就冷了下来。
太后时时刻刻记着的都是孙家。
只是孙家家无法无天惯了,如今御书房的折子都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都是弹劾孙家的。
太后看着皇上的背影,悠悠说道:“皇上是不是开始收拾孙家了。”
“娘娘!你也不要太担忧了,国公爷在朝中的人脉也安排了许多。
“你不懂!”太后叹了一口气:“孙家在朝中的势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皇上接下来要收拾的就是国公府了。”
太后闭上眼睛,深深地叹了口气,“当年孙家扶持先皇登基,可谓是功高震主。这些年,孙家仗着这份功劳在朝堂上横行无忌,早已惹得天怒人怨。如今皇上羽翼渐丰,自然容不下孙家了。”
一旁的嬷嬷着急道:“那可如何是好?若是孙家倒了,咱们太后娘娘在这宫里的日子怕是也不好过了。”
太后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无妨,只要哀家还在一天,就一定会护着孙家。”说罢,她转身进了内室,拿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装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
“这是先帝留给哀家的玉佩,关键时刻或许能救孙家一命。嬷嬷,你派人将它送到国公府,交给国公爷。”太后将玉佩递给嬷嬷,叮嘱道,“切记,一定要小心行事,莫要被人发现。”
嬷嬷接过玉佩,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老奴明白,定会将此物安全送达国公府。”
随后,嬷嬷便悄悄离开了皇宫,前往国公府。
而另一边,皇帝得知太后将先帝的玉佩送给了国公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
“好一个太后,竟然敢背着朕私自行动!”皇帝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决定加快对孙家的清算,绝对不能让太后的计划得逞。
太后哪里知道自己的一番好心害了国公府。
先帝的这块玉佩犹如尚方宝剑。
如果国公府拿着这块玉佩来求情,皇帝还真的要看几分面子。
不过荣晟帝并不是心慈手软之人。
如今孙郑两家都在皇帝牢牢掌握之中。
太后如果安分守己,皇帝自然会给她几分颜面。
如果太后一定要对孙家纵容,那皇帝也不介意把她送去皇陵给先帝守灵。
皇帝眼神冰冷,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太后为她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他立刻召集心腹大臣,商议应对之策。
“陛下,我们可以先派人监视太后和国公府的动向,看看他们是否会利用玉佩来生事。”一位大臣提议道。
皇帝点头同意,“同时,加派人手调查孙家的罪行,一旦证据确凿,立刻将他们绳之以法。”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此外,我们还可以散布一些关于玉佩的假消息,打乱太后的计划。”
皇帝沉思片刻,“好,就这么办。你们尽快去安排吧。”
几日之后,太后得知了皇帝的举动,她意识到事情已经超出了她的控制。她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行为,但为时已晚。
太后慌了神,她没想到皇帝会如此果断决绝。
她深知自己已无法与皇帝抗衡,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她决定向皇帝妥协。太后亲自去找皇帝,表示愿意支持他对孙家的处置,并承诺以后不会再干涉朝政。
皇帝接受了太后的妥协,同时也警告太后不要再企图挑战他的权威。
此后,皇帝顺利地清除了孙家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而太后则在宫中深居简出,不再过问世事。
皇上对太后的明哲保身很满意。
孙家也不再对皇上抱有期待。
毕竟皇宫中没有孙家血脉的皇子。
曾经风光无限的肃国公府,成了上京不起眼的存在。
孙家如今的结局其实是最好,没有抄家流放,只是孙家的子侄。都被赶出了朝堂。
不过孙家树大根深,只要潜伏下来,在下一任皇帝登基后,也不一定没有机会。
一朝君子一朝臣的道理,肃国公明白得很。
他主动交还了玉佩。
在惹祸上身的物件,留着也是祸害。
太后干脆把这块玉佩给了皇上。
才换得了孙家的善终。
不过皇帝心中也有着自己的盘算。
他知道孙家虽然暂时蛰伏,但其潜在的威胁依然存在。
于是,他暗中派人监视孙家的一举一动,以防他们有任何不轨之举。
同时,皇帝也在思考如何彻底铲除孙家的根基,以免后患无穷。在一次宫廷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