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改革取得初步胜利后,蜀汉朝堂一片欢呼,但我知道这只是表面上的平静。蜀汉的积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场胜利更不足以改变大局,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
然而,最让我头疼的不是战场,而是朝堂上的人心。自从我开始折腾改革,朝中不少老臣对我颇有微词,尤其是那些顽固守旧的官员,觉得我这个“年少无知”的皇帝简直是胡来。
这天早朝,诸葛亮刚提出扩大“高产种植法”推广范围,立刻就有人跳出来反对。
“丞相,此事万不可行!”张群第一个站出来,拄着拐杖气呼呼地说道,“去年试验田虽有所收成,但若推广到全境,恐消耗巨大人力物力,百姓岂非苦不堪言?”
“张大人,您这话可不对。”诸葛亮不急不缓地反驳,“试验田已证实,此法并不费力,反而能减轻农民负担。若不试行,蜀汉如何解决粮草不足之困?”
张群梗着脖子不服:“可即便如此,这等‘新奇之法’,若一旦失败,又该如何向百姓交代?”
这老头嘴皮子真硬,我看着都有点上火,干脆开口了:“张爱卿,试验田成功,你也亲眼见过,为何还如此执拗?莫非是朕的眼光让你不放心?”
“臣……臣不敢!”张群连忙低头,但嘴角却明显带着一丝不屑。
我心里冷笑一声:你嘴上说不敢,心里分明把我当个胡闹的小孩。看来,不给点颜色看看,这群老臣是不会真心服我的。
为了打消这些顽固派的疑虑,我决定让他们实地看看“高产种植法”的威力。于是,我亲自带着张群等几位反对派大臣前往试验田,还特地让王小根讲解。
王小根虽然没啥文化,但一说起种田的事,那股自信劲儿立马就上来了。他指着田里的水渠和稻穗,头头是道地讲起了他的改良方法。
“各位大人,这叫‘沟渠灌溉’,雨多的时候排水,雨少的时候引水,保证庄稼不旱不涝!”王小根拍着胸脯说道,“还有这秧苗,我挑的全是长得最快、最壮的,您看,这一穗比普通的多长三分之一呢!”
张群站在田埂上皱着眉,满脸怀疑:“话虽如此,但若推广到全境,这水渠修建岂非劳民伤财?”
王小根翻了个白眼,完全不客气:“张大人,您这话就外行了。修水渠是一次性工程,可只要修好了,能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这叫‘一劳永逸’!”
张群被怼得哑口无言,旁边的大臣忍不住笑了几声,我也没忍住,乐呵呵地说道:“张爱卿,看到了吧,这叫科学!用点脑子,能让蜀汉百姓少受多少苦?”
张群脸红了一阵,却又拉不下脸来服软,只能点点头:“陛下圣明,臣……臣定当竭力支持。”
就在我觉得局面渐渐稳住的时候,一个意外打断了我的好心情。
那天中午,王小根得意洋洋地端来一碗他亲手煮的“高产稻米饭”,说是要请大伙儿尝尝新粮。我看着那热腾腾的白米饭,心里突然升起一股久违的感动——这可是蜀汉百姓的未来啊!
我正准备开动,突然旁边的小福子拉了拉我的袖子,小声说道:“陛下,这米饭有点奇怪。”
“奇怪什么?”我皱眉问道。
“您看,这米怎么带点青色?”小福子指了指碗里的米粒,小声嘀咕,“难道是没熟?”
我仔细一看,果然,米粒里隐隐透着一丝青色,顿时感觉有些不对劲。可就在我犹豫的时候,王小根已经端起碗吃了两口,边吃边夸:“陛下,这稻米好吃吧?我昨天晚上蒸了一锅,全家人吃得乐呵呵的!”
我刚要说话,突然听到他“咕噜”一声倒吸冷气,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陛下,不……不好了!”王小根捂着肚子,满脸惊恐地喊道,“这稻米可能有毒!”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炸了锅。张群吓得连忙后退两步,其他大臣也满脸惊恐:“陛下,这是天意啊!”
“天意个屁!”我赶紧让人把王小根扶下去休息,顺便叫来医官诊断。结果医官看了半天,挠着头说道:“陛下,这稻米没毒,只是煮得不熟罢了。”
听到这话,我差点没气笑了:“王小根,你煮个饭都能闹出这么大动静?”
王小根一脸尴尬,挠着头赔笑:“陛下,这可能是锅的问题,不怪米!”
尽管这次插曲有点丢人,但经过这件事,张群等老臣反而对稻米的安全性放心了不少。试验田的推广也因此更顺利了一些。
不过,我能感觉到,朝堂上的反对声音虽然暂时被压了下去,但暗地里不少人依旧不服气。特别是一些跟曹魏、孙吴暗通款曲的家伙,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看来,下一步我得在政治上动动刀子,清理朝堂的蛀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