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如今城里盖了房,韩嫣意思地窖改到地头上。卫长君直言不好,摸进来一个匈奴就知道此地有多少粮,太扎眼。鲜红薯太多,茅草屋小院放不下,卫长君就叫人在兵卒所在的宿舍院中挖地窖。
韩嫣没少挤兑卫长君跟个老鼠似的,恨不得把粮食藏进洞中。
卫长君起初也觉着他这样过于小家子气。后来卫长君问了一圈,除了韩嫣,没人支持他把地窖设在地头上,认为就该放在院中,或院门口一眼能看得见的地方,卫长君心安了。
话说回来,卫长君和韩嫣在屋里听到“走水了”,出来朝西一看,二人扭头回屋。喝完茶汤,韩嫣烧火蒸米饭,卫长君洗菜。
饭熟了,俩人也没管那群小的,自己吃饱,带几个骑兵策马入关送信。
不是急奏,驿站没派人快马加鞭发往长安,刘彻十月底才收到。
那日恰好休沐,太后病了,刘彻便前往东宫尽孝。宣室小黄门知道天子很在乎朔方那两位,拿到信亲自送往东宫。
机灵的小黄门果然得了一句称赞。
刘彻屏退左右才拆信。
王太后人老眼不花,跟她不知道真瞎还是装瞎的婆母恰好相反,看背面就看出韩嫣的谦称,“韩嫣的信啊?”
刘彻心中一凛,母后此话何意。
“看把你紧张的。他在朔方,哀家还能去朔方找他?”王太后坐起来一点,“出什么事了?”
刘彻依然不敢提韩嫣,太后身边没几个人可用,但城外有很多人不介意为她分忧:“信是韩嫣写的,内容跟他关系不大。韩嫣信中说他在朔方北发现一个盐湖。”
太后不由得坐直,满脸不信:“他?”
“朔方早一个多月前就下大雪了。他才懒得出去。卫长君的主意。也不知道是不是又没钱了,想着挖盐换钱。竟然也能叫他找到。”刘彻都忍不住羡慕他的运气。
太后一听不是韩嫣的功劳,又放松的半躺回去:“卫长君得天庇佑,在朔方这么久什么也没见着,哀家才奇怪。就这事?”
刘彻看到关于史官那一段:“还有些小事,不提也罢。母亲歇着,儿子改日再来看你。”
“给韩嫣回信?”太后话里有话,刘彻瞬间门听出来了,“比皇宫还大的盐湖得出多少盐?朕得召人,过了除夕就叫他们过去。总不能便宜了匈奴人。”又想起一件事,“五原郡荒了两年,是时候派人过去了。”
太后不止一次提过她懒得管政务,然而还是没忍住问:“陛下决定派谁前往?”
刘彻希望卫长君能帮一把,那五原郡太守得叫他满意才行。
“朕还没想好。”刘彻回到宣室就给卫长君去一封信。
卫长君认识的那些没有几个有好下场,而且刘彻用得着他也不敢抢,便回信告诉刘彻,由陛下定夺。
刘彻朝议商讨。东方朔毛遂自荐。刘彻不想用他,但也没有当众驳回。散朝后,刘彻留下东方朔直接问:“卫长君知道吗?”
“大公子怎么了?”
刘彻:“你不先问问卫长君,到了五原两眼一抹黑,去朔方请教,卫长君理你?”
卫长君令卫家人深居简出,低调行事。东方朔不敢写信征求他的意见。他也觉着没必要。他是卫步岳父,真论起来,卫长君还得叫他一声叔父呢。
也就刘彻没有读心术,否则得问他一句,他敢叫你敢应吗。
刘彻叫他退下。
东方朔:“微臣这就去给大公子写信。”说完行个礼就往外跑,不打扰天子处理政务。
刘彻扶额:“这些人,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他那样的别说戍边兵卒,就是关东贫民也不服他。”
黄门恭维道:“要不怎么这么多年,还是只有一位大公子呢。”
刘彻叹气:“幸好一位。他那个人精,多几个,朕晚上都不敢合眼。”
黄门了解他,能说出来就说明没放在心上:“上了年纪的受不了塞外的风。年轻的又不够稳重。陛下,您看汲黯呢?反正您也不爱瞧见他。” .w.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