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1722年,莫卧儿第三次国内战争又称西北战争爆发,年轻的帝国皇帝穆罕穆德沙在宰相尼扎姆的唆使下,准备雄起一把,平灭割据自立的纳瓦布王国和班吉那德王国,从而将富庶的旁遮普、信德两地收归中央。
是时,三方数十万军队在卢迪亚纳、拉其普特等地区,展开血腥而残酷的大战,造成数百万无辜百姓流离失所,沦为难民。
喀拉特汗国本想趁此大好时机,几方都无暇他顾之时,派兵侵入信德,夺取人口众多、物产丰饶的印度河流域,以此壮大俾路支人的实力。
但有心消耗三方实力图谋整个印度的齐国人立即阻止了喀拉特汗国的投机行为,不允许其派兵攻占兵力空虚的印度河流域。
开什么玩笑,若是因为喀拉特汗国的贸然插手,攻击了纳瓦布王国所据的信德地区,岂不是会让整个西北局势面临崩盘的危险,白白便宜莫卧儿帝国。
若是让莫卧儿帝国趁势击垮了纳瓦布王国和班吉那德王国,从而完成北方事实上的统一,让莫卧儿人实现一次“伟大的复兴”,那我们齐国如何再蚕食印度,如何再肢解莫卧儿帝国,如何全面殖民次大陆?
再者说了,你喀拉特汗国如果吞下了印度河流域的膏腴之地,获得大量的人口,实力必然会急剧膨胀,我们齐国以后如何再拿捏你?
对于齐国人的阻止,喀拉特汗国虽有不甘,但也不敢不从,老老实实地顿兵于阿富汗边界,随时待命,准备跟随齐国大军攻入坎大哈,以抄吉尔扎伊人的后路。
后来,可能是出于对喀拉特汗国勤勉忠诚的犒赏,坎大哈战事结束后,齐国人以协助纳瓦布王国平定首都暴乱为由,迫使纳瓦布王国将西北地区一片约三万平方公里的绿洲平原“让”于喀拉特汗国,终使俾路支人拥有了一处水草丰美的膏腴之地。
当易卜拉欣汗随着一支庞大的商队穿过蜿蜒崎岖的波伦山谷后,便来到一片赫然开阔的平原地区。
一望无际的棉田和麦田,勤劳的农人们正在顶着酷烈的日头,忙碌的采摘收割着。他们尽管神色疲惫,挥汗如雨,但是脸上却挂着灿烂的笑容。
在这片大地上,土地是丰饶的,气候是宜人的,阳光照耀,田野间尚未收割的麦浪随风轻摆,让人感到一股充裕和满足。
除了白色的棉田和金黄色的麦田外,还有着翠绿的蔬菜和色彩缤纷的果林。蔬菜田地中,一排排的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等各种蔬菜依次排列着,绿叶子上的晶莹水珠闪耀着阳光,映衬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果林中,饱满圆润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三五孩童,赤着上身,光着脚丫,攀附在树上,偷偷地大口啃食着,给整个农场带来了一份宁静祥和的气息。
远处,一排排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给这片平原带来了一份清凉和舒适。微风拂过,树木下的草地也随之荡漾起来。在草地上,有着一些正在肆意奔跑的小羊崽,它们撒开四蹄,在绿色的草地上欢快地嬉戏着。这让整个农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在这片美丽的农业景观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力量,也能看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场景。在这片绿洲平原上,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幸福和平静的感觉,让人远离尘嚣和战争,感受大自然的恩惠。
“这个时候,呼罗珊也应该是处于秋收之际了,就是不知道经过频繁的战乱和灾荒,能有多少收成。”易卜拉欣汗骑在马上,一边观望着道路两侧的农田和村庄,一边思忖着呼罗珊目前的处境。
这里仅是印度的边缘地区,但不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商业发展,都隐隐超过呼罗珊。若是到了印度的腹心之地,岂不是会更加繁荣富裕?
嗯,齐国人经略印度数十年,想必也从中捞取了不少财富,故而才会变得这般强大,将势力延伸至波斯帝国。
既然印度这般富庶,要是哪天能带兵杀过来,一定可以抢得盆满钵满,继而就能招募更多的士兵,采买更多的武器,然后继续夺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我们所遇到的一切敌人。
纵观千年历史,凡是外来势力想要攻入印度,一般会选择从开伯尔山口突入,只要过了这一山口,便是一望无际的印度大平原,一冲而下,可以很快席卷整个印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处非常不起眼的山口,便是喀拉特汗国境内的波伦山口,过了此处后,就是丰饶的印度河流域,不论是继续向南跨过印度河,打穿信德,进入拉其普特,还是转向东南,攻击人烟稠密的旁遮普,都将是一马平川,无有任何阻隔。
但要通过这两处位置关键的山口,前提条件便是要掌控阿富汗西北角的赫拉特,以此为基,便可以占据绝对的战略主动权,并将会在地缘上给阿富汗以及印度造成更大的军事压力。
而纳迪尔军事集团就在巩固了呼罗珊地区的统治后,便迅速出兵击败了阿卜达里人,夺取了赫拉特,从而在该地区获取了绝佳的战略态势。
北上,可与马什哈德共同夹击布哈拉汗国,从而获得更多的部落骑兵资源;南下,可攻坎大哈,袭掠波斯东部地区;东进,则可夺取喀布尔,并顺势突入开伯尔山口,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