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礼仪,即便选定了婚期,从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来筹备,这叫六礼,但刘寒觉得寇湄儿本就孤身一人并无亲眷,便选了个离得最近的日子,去问了寇湄儿后对方也并无意见,于是便选了三天后成亲,这正中李丰和的下怀。
对此,刘寒只有一个要求,要风光,毕竟这是他在明末第一次娶老婆,不论是在现代还是在这儿,都是第一次,后世还想着风光呢,在明末当然也不能寒碜。
再加上寇湄儿生于秦淮河,虽然漂泊无依,但一直以来皆是锦衣玉食,能远嫁给他这个小小的林水城头领,绝对是配的上他了,是以他并不想让寇湄感觉委屈。
这下李丰和反倒犯了难,他光想着刘寒早日成婚,却忘记想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三天时间实在有点紧张,最终李丰和还是咬咬牙答应,大不了这两天不睡了。
三日后的十一月二十六晌午,邻水城张灯结彩,四处都洋溢着喜庆,经过李丰和反复宣传,全城人都知道了他们的城主大人今日要娶亲。
经过刘寒这半年多来的经营,邻水城的百姓早已对刘寒感激涕零,半年多的休养生息,相当一部分百姓竟然偶尔能吃上一顿饱饭了,百姓们并不将这份功劳算在他们的辛勤劳作上,而是都算在了刘寒的头上。
得知刘寒要娶亲,百姓们自然自发前来凑热闹,即使天气寒冷也不能他们的热情。
不过刘寒当然不会让百姓们光捧场,命李丰和大摆宴席,只要给了份子钱就管饱,哪怕一个铜子儿也成,刘寒后世不知送出去多少份子钱,这次决定要从邻水城一下全收回来。
当然,只是从数量上收回来,至于具体数额,一个铜子儿几乎相当于一毛钱,不过刘寒也不在乎,全程百姓们自然也知道是刘寒想请全城人吃饭,一个铜子儿也都出的起,条件好些的也不会真的只拿一个铜子儿的份子钱。
迎亲当天,刘寒身着大红的状元袍带,骑着高头大马,其身手是一千五百名士兵组成的仪仗队,个个威风凛凛的,只不过这些人手里没带刀,皆是要么拿着个铜锣,要么拿着鞭炮,举着迎亲的招牌,又得干脆提溜着个唢呐,学着前头的戏台班子一顿乱吹,场面格外壮观。
从邻水城的县衙,哦,也就是刘寒的城主府出发,沿途两排到邻水县最豪华的酒楼
,无数的百姓挤满了整条街道,刘寒则从骏马身上的篮子中随手抓着喜糖,抛洒到两边的百姓人群中,顿时引起百姓更大的喧闹。
当然,这个桥段是刘寒自己要求的,他觉得发喜糖才是他老家豫州的习俗,一路吹吹打打到醉仙居,接下来是按照明代的习俗一顿操作,待刘寒都感觉有些累了,才算是将寇湄儿接上花轿。
寇湄儿顶着红盖头上花轿时,周围的百姓齐声欢呼,不知谁起的头,竟是都跪倒在地。
“喜迎城主夫人,愿城主大人白头偕老、万寿无疆!”瘸着腿的李茂才在人群中高呼。
李茂才并没有加入到迎亲的队伍中,他觉得自己瘸着腿有碍观瞻,执意不肯,但这并不影响李茂才的高兴,他落下残疾还能在军中谋得差事,一直都对此感恩,是以对刘寒娶亲格外的高兴。
“喜迎城主夫人,愿城主大人白头偕老、万寿无疆!”跪地的百姓跟着喊道,但由于喊的不齐,再加上街道上的百姓实在太多,以至于声浪此起彼伏,一时间竟停不下来。
其实所谓的城主大人,只是刘寒刚拿下邻水城时的一时兴起,觉得被叫城主大人比被叫县令、或者县长大人更拉风,没曾想这也被心细的众人给记下了。
看着全城百姓都不约而同的跪倒在地为他行礼并送上祝贺,刘寒骑在高头大马上不觉有些感动,这些百姓的要求实在有够低,只要能吃上饭不至于饿死,他们就能一直埋头在田地里劳作,任劳任怨。
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根呀!
“好!谢诸位相亲祝贺,我,刘寒,也在此立誓,有生之年,必让诸位吃饱穿暖,过上太平日子!”刘寒声音有些哽咽,但正因如此,也让周围的百姓感觉到了这话中的真诚,再加上刘寒这半年多的所作所为被百姓们信服,所有人都向他叩头致谢。
鞭炮、喜糖、唢呐,彩头、人群、欢呼,诚如刘寒的承诺,刘寒给了寇湄儿一场别开生面的、盛大的婚礼,这在邻水县城几乎都是绝无仅有的。
一路上,寇湄儿感动的眼角都红了,她早便听出来,外头迎亲的百姓皆是出于真心,这说明刘寒真的爱民如子,而且十分受百姓们的爱戴和敬重,能嫁给这样的男子,她又怎能不喜极而泣呢?
待到了正午良辰,李丰和客串了司仪兼证婚人,他身着一身员外服走到二人中间开始宣读祝词,李丰和本就是读书人,文章写的不赖,只是一番之乎者也刘寒也没听太明白,周围的也都是粗人,反正就是一通操作,终于到了拜天地的阶段。
由于刘寒和寇湄儿两人在明末都没有父母,本来按照习俗,没有父母的,是需要向父母牌位跪拜,但却被刘寒拒绝,开什么玩笑,他的父母可都还健在,最终还是李丰和妥协,在高堂的位置放上了寇湄父母的牌位,这让寇湄儿更加感动。
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