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先生看到的好事,同窗之间也可以的。
比如若有同学看到他人做了好事,便也可以写了然后张贴上去,如此一来,这榜上的记录便是由大家共同来完成的。这既培养了她/他们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也能让每一份善意都不被遗漏。
而且,真正心怀善意之人,并不会因先生是否看见而选择是否行善,这‘夸夸榜’只是一种激励,让大家能更清楚地看到身边的美好,进而去效仿、去传播。”
公子哥听了,却又继续发问:“就算同窗能写,那岂不是会发生作弊之事?比如有人相互勾结,随意乱写一通来骗取夸赞。”
林悦不慌不忙地回答:“公子考虑得颇为周全。不过,即便出现这种情况,也未必全然是坏事。
若有同窗假装做了好事被写在‘夸夸榜’上,被夸之人其实处在一个特殊的位置。
人的内心往往都希望自己配得上所获得的赞扬,当他看到榜上对自己的夸赞时,即便起初并非如此,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比如,若有人被写上‘为人慷慨,常与同窗分享好物’,他可能一开始并非这般慷慨之人,但在众人的目光和这种夸赞的暗示下,他会不自觉地向这个方向靠拢。
他会想,大家都认为我是这样的人,我应当做到。长此以往,他可能真的就成为了一个慷慨之人,从无到有地塑造了自己的优良品德。
这‘夸夸榜’就像是一颗善的种子,即使有时被错种在看似不合适的地方,但它依然有机会生根发芽,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转变。”
众人纷纷点头,为林悦的观点所折服。
这时,第三位老者忙追问:“那你如何让学生们在日常中更好地轻松地去积累,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这些知识呢?”
林悦笑道,同时语调轻快地念道:
“祖冲之,本领强,
数学高峰他敢上。
圆周率,要测量,
日夜苦算不停忙。
算筹摆了一行行,
稿纸堆得像座房。
困难重重不退让,
术业功成绽华光。”
她边念边用手模拟着算筹摆放和书写的动作,“让学生们唱着这样的歌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这些道理,并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联想到这些歌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积累的过程。”
中间的老者点头后说:“你说得有理,不过老夫等想看看你的实际授课能力。随我们去学堂模拟授课吧。”
在前往学堂的路上,公子哥还在不停地嘀咕:“哼,我看她也没什么厉害的,等下我倒要看看她怎么授课。”侍从们都不敢吭声。
林悦跟着老者们来到学堂,里面有十几个学生正好奇地看着她。
林悦走上讲台,微笑着向学生们打招呼:“同学们好!”
学生们齐声回应:“夫子好!”
林悦笑着说:“今天我来给大家授课,我叫林悦,你们可以叫我林老师。”
学生们又齐声说:“林老师好!”
林悦点头笑道:“你们可以把我当做从书中来的引路人。今天我们来学习《道德经》当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林悦拿起一支毛笔在一块木板上写下这几句话,然后指着木板说:“同学们,大家先看看这几句话,有谁能说一说自己的初步理解呢?”
有学生举手,林悦示意他回答,学生站起来说:“先生,我觉得这是说很大的东西都是从小的开始的。”
林悦笑着点头:“这位同学说得很不错。那老师再详细地给大家讲一讲……”
就在林悦准备进一步讲解时,突然有个调皮的学生从座位下拿出一只蛐蛐,蛐蛐蹦到了讲台上,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有促织…”同学们不禁小声惊呼起来,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她们/他们的目光紧紧地跟随着促织跳动的身影,有的伸长了脖子,有的甚至不自觉地微微站起,想要离开座位去捉促织。
促织?这不是蛐蛐吗?现在叫促织?林悦一头雾水,但她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公子哥见状,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哈哈,看你怎么收场!”
林悦见状,并没有生气,而是轻轻走过去,弯下腰,敏捷地捉住促织,将它放在手心,对学生们说:
“同学们,你们看这只促织。它虽小,但每一次跳动,都是在寻找食物或者探索新的地方,这也是一种积累。
就像我们的梦想,一开始可能很微小,就像这只促织走的一小步。每一小步看起来毫不起眼,就如同我们最初在心中种下的梦想种子,小得几乎让人忽略。
然而,促织不停地迈出那一小步又一小步,带着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对生存的执着。
我们的梦想也是如此,从那微小的出发,在我们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每一次小小的尝试、每一个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如同促织迈出的步伐,一步步积累起来。
就像这只促织在寻找食物或者新领地时,它不知道下一个角落会有什么,但它依然前行。
我们在追逐梦想时,或许也会面临未